11月8日12时,西安地铁三号线正式开通运营,西安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骨干线路初步形成网络化。
在大家享受地铁带来的快速、舒适的出行时,可否想到有这样一群为地铁安全运行默默付出的人——地铁轨道维保人员。每当夜幕降临,大家回家享受休闲轻松时间、随后沉沉睡去时,他们一天的工作才开始。
“每天晚上9点从项目部出发,工作直到次日凌晨四点才结束,回到驻地都在凌晨5点30分左右。”11月9日,记者在北郊的西安地铁轨道维保项目部采访时,该项目部综合部主任孟凡林说。
西安地铁轨道维保项目部成立以来,从2011年9月开始,先后承担了渭河车辆段轨道设备、地铁二号线正线轨道、一号线全线维保工作,现在三号线开始正式运营,他们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为了地铁的安全运行,保证乘客乘坐的舒适度,5年来,西安地铁轨道维保项目部正线的轨道作业人员每天深夜都要对地铁轨道的几何尺寸进行检查,处理线路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车辆段的作业人员日复一日穿梭于轨道线路间,等待可以上道作业的指令。
有时遇到突发情况,他们便迅速出动,第一时间投入到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当中。
还记得今年夏季,西安局部地区几次突降暴雨。6月7日凌晨,西安地铁一号线半坡站出现严重漏水,梯阶、走廊、站厅甚至乘降站台,都淤积了大量的泥水,致使半坡站无法正常开站运营;一个月后的7月24日傍晚,西安地铁二号线小寨站雨水倒灌出现险情,水已淹过轨行区轨面,车站越站运营。
“每次发生险情,接到西安地铁运营分公司的调度通知,维保项目部都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成抢险领导小组,火速赶赴目的地排除险情!”
员工们拉水带、架缆线、开水泵;挥动扫帚、条帚,把积水、淤泥扫入排水口,待走廊、梯阶层、站厅、站台的泥水现场清除完毕,抢险人员、材料、机具陆续撤离,维保项目部抢险队员还在原地待命。直到地铁恢复正常运营,抢险队员才放心地撤离。紧接着又要投入到当天的正常工作中去。
每次抢险都是一次考验和检阅。这样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时刻以安全为第一目标任务,注重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和全员安全教育。”项目部安全总监潘春红说。“对于地铁维保这个行业来说,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防护意识最为重要,新员工对于本行业的了解还只存在于表面,我们对新进场的每一位员工都进行严格的筛选。”
新员工必须经过项目部、作业队、班组分级进行安全教育,经安质部考核合格后将成绩汇总交综合办公室,综合办公室为新员工办理工作证后,才可持证上岗作业。
在日常的工作中,安质部经常组织工人开展应急预案学习及演练,针对各种突发事件,制定了各种应急预案。每月安质部都会组织一、二号线的管理人员和群安员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并对本月内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通报,将管理人员现场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进行讨论,拿出解决的方案,及时整改。除此以外,结合项目部的实际情况,每月由安质部牵头、项目安全总监带队,对各作业队工班现场施工和驻地、劳务工宿舍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现场检查出的问题汇总后进行通报,要求负责人限期整改,并以书面加图片的形式进行回复,这样对驻地和劳务工宿舍内的不安全隐患起到了良好的抑制作用。
项目部不懈的努力,保证了西安地铁线路轨道设备的良好状态,设备综合维修的优良率达到了98%以上,正线轨道线路动态检查近年来逐步实现了100%的优良,有效地保证了西安地铁安全运营的持续稳定。
本报记者 古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