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直面农民工“讨薪难”

2023年09月16日

(上接一版)

同时,当前欠薪“违法成本”偏低:按照现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定,对拖欠工资的企业,人社部门只能责令其支付工资,逾期不支付的,责令按照应付金额的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加付赔偿金。

对用人单位经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拒不执行行政处理决定的,人社部门也仅限于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除少数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案件外,欠薪企业的违法成本过低,难以起到震慑作用。

其实,欠薪犯罪屡打不绝还有一些技术性因素,例如维权成本过高:走完一整套“一裁两审”(一次劳动仲裁和两次法院判决)的程序可能要两年以上。许多地方建立了工资保证金、“黑名单”等制度,从实践来看,虽有效果,但不理想。

拒绝“潜规则”让农民工享有同等待遇

从2016年11月15日至2017年春节前,人社部等12部门将在全国联合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

通过专项检查,确保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实现春节前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和涉及人数明显下降、因拖欠工资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数量明显下降。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等专家认为,除了专项检查,还应加快欠薪相关立法。针对当前欠薪法律责任偏低的问题,应尽快出台《企业工资支付保障条例》,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工资支付保障措施上升为法规规定,加大对企业克扣、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应适时启动修订《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赋予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部门一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使其有权查询欠薪企业账户等资产,必要时可予以冻结,增强行政执法强制力。

邱小平认为,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治本”之策,是依法按月足额发放工资。1994年颁布实施的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这部法律实施已超过20年,但在建设工程等领域,每月只发生活费,按工程进度或是年底算总账仍然是“潜规则”。

“这实际上是将经营风险转嫁给劳动者。如果按照这一逻辑,那么所有制造业企业都能以产品没有卖出或者货款没有收回等为由不按月发放工资。”邱小平说。

沈阳建筑大学教授刘亚臣说,开发单位和建筑商应设立专门的工资发放账户,专门用于定期支付工资款,主管单位对责任单位进行监督,使工资月清月结。这一措施如果能在全国推开,即便工资被欠,最多也是一个月的工资。

新华社记者 徐博 齐中熙 樊曦

上篇:汽柴油价格迎年内最大幅下调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6/11/20161117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11/17/15754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