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魏佳 高奇发)近年来,我省立足在科研院所和高校众多以及人才聚集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超前部署石墨烯、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研发平台和项目,积极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
不久前,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举行的一场前沿尖端技术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由西北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研发的基于连续变量的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西北大学量子通信实验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量子感知与信息处理研究中心主任曾贵华解释道:“对于量子通信,目前大家关注的主要是量子保密通信技术,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保护通信和网络中数据的安全性。”
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彭进业表示:“我们系统的有效传输距离,可以达到150公里,从系统的最高速率来讲,能达到100兆,密钥率能达到一兆,像这一些指标,都是属于国际上最好的指标。我们准备在全省布上个30个节点左右的网络,来实现多节点之间的量子保密传输,如果这个系统建成以后,它应该是国际上第一套连续变量量子保密通讯的网络系统。”
量子通信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为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由于无法被“窃听”,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早在十年前,西北大学就和上海交通大学开始联合进行项目的基础研究。今年,我省提出将量子通信列为超前部署的重大前沿科技领域之一,并给予科研团队各方面的支持和保障。目前,这项技术已经逐渐走出实验室,即将开始进入实际应用方面的研发。
目前国际上像量子技术、基因工程这样的尖端科技,还大多处于基础研究阶段。近几年,我省通过建立校企新型研发平台、开放重点实验室等方式,整合全省相关领域的优势科技资源,形成合力推动这些前沿技术与产业的发展。
省科技厅高新科技发展处副处长冀峰介绍说:“按照项目、团队、人才和成果四大要素,部署了一批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到产业化推进一批项目,组建了跨学科、跨领域、跨省、跨国的新型研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