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使出转型“利器” 拒绝因煤而衰

——铜川市总工会创新劳动竞赛助推经济发展纪实

2023年09月15日

胡永刚烧窑成为三秦工匠,解锋炒菜成为餐饮名片,就连导游、饭店服务员和剪纸等也有了技术状元!

这样的“新形象”得益于铜川提出全面转型后、铜川市总在劳动竞赛工作上的创新和努力。对曾经因煤而兴的铜川而言,这是一种变革。拒绝因煤而衰、提速转型发展,铜川市总使出了自己的“利器”。

创新意识 营造转型服务氛围

铜川是一座资源型老工业城市,曾是西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50年代,还建起了当时亚洲最大的水泥厂。

随着资源衰减,铜川遭遇了“矿竭城衰”的困境。寻找、培育接续替代产业成为铜川当务之急!

铜川市确定了把旅游作为经济转型龙头产业的总体思路,重点建设照金香山、玉华宫、药王山、陈炉古镇四大景区,从而形成集红色旅游、宗教文化、休闲养生等为一体的多个旅游板块。

“这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为之配套的产业从业者数量会呈现井喷式增长,其服务水平必须得到引导!”铜川市总经济技术部部长何丽薇说。

转型发展,工会该做什么,能做什么?铜川市总副主席邵学军的回答是:“创新服务意识,以创新劳动竞赛促进相关配套行业职工的服务技能提升,营造转型发展高起点、高效率、高质量的推进氛围!”

基于这样的理念,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中,铜川市重新界定了劳动竞赛涉及部门,扩大了成员范围,组成了市相关领导任主任、副主任,市级16家部门为成员的劳动竞赛委员会,凝成合力形成劳动竞赛新格局。

创新内容 提升转型职工技能

“旅游业配套的几个工种都有技术状元了!”近日,随着剪纸比赛的结束,历时半年的2016年铜川市职业技能大赛正式闭幕,8类比赛共产生8名技术状元。

“与时俱进,把促进转型发展的工种都纳入到劳动竞赛中,培养当下需求最迫切的实用人才!”这是扩大劳动竞赛成员范围后铜川市总上下的共识。

在本届大赛中,铜川市总主动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增了导游、餐饮、剪纸、制陶等工种。因而,此次大赛成为历年来工种最多、内容最丰富的一年。

各基层单位万余名职工参加了相关工种的技术培训、技术比武、技术练兵和比赛选拔。60个优胜单位、500余名优秀选手进入决赛,30余家团体企业分获大赛团体金、银、铜奖和优秀组织单位奖,40名优秀选手分获“铜川市技术状元”、“铜川市技术能手”称号。

在大赛引领下,广大职工的潜能被激活。学行业新知、钻业内新规、创同行手艺新高度,人人争相提高素质、施展本领、显示水平……一场为转型发展而拼出“个性”的新力量正在席卷铜川。

服务重点 彰显转型发展成效

“啥事重要干啥事,啥事迫切干啥事。”铜川市总围绕这一原则,努力在重点工程建设中展现工会作为。

孙思邈纪念馆项目是全市唯一的省重点文化建设项目,也是铜川把旅游作为经济转型龙头产业决策的重要板块,对提升铜川旅游品牌意义深远。为保证其按时开馆,一场浩浩荡荡的“稳增长、促发展、建功立业劳动竞赛”在药王山展开。

及时跟进、制定考核指标、建立考核体系、分解任务、明确标准,发出倡议书,在电视、报纸、彩页上宣传,扩大活动的知晓率和参与面……铜川市总先后举办了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启动仪式、授旗仪式和现场文化展演等活动,充分点燃了广大职工的建功立业激情。

渴了,一口气喝瓶水;热了,脱了衣服干!“我可不能拖后腿,干这样的活我自豪!”当时在工地干活的铜川籍钢筋工徐战峰休息时只喝了两升水,又匆匆回到了自己的岗位。

三四十度的高温下,工人们精益求精,谁也不愿意落下!今年8月,项目保质保量提前全线完工。

“新理念开展‘安康杯’竞赛,新常态推进班组建设,新智慧进行‘铜川工匠’评选,使一批具有工艺专长的高水准能工巧匠脱颖而出,促使各行各业在技能提升、技术传授、技艺传承上形成独具特色的铜川品牌,助推铜川转型发展。”邵学军如是说。

本报记者 王何军 实习生 焦莹燕

上篇:为包扶贫困村妇女送健康
下篇:做一名合格的职业化工会干部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6/12/20161206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12/06/13439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