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斗鸡

2023年09月15日

□邹革联

周末闲暇之际,在电视中看到两个男人在赌——斗鸡。

当然,此斗鸡非彼斗鸡,不是鸡斗,而是人斗。怎么斗呢?两男人均单腿站立,如金鸡独立,另一条腿弯曲到站着的这条腿上,用手抓住脚腕,雄赳赳气昂昂的冲向对方,用膝盖互顶缠斗看到这几十年前熟悉、而今几乎难以见到的场景,急忙用手机抓拍一张,分享到朋友圈并发问:小时候谁干过这个?请举手。一会儿一群点赞的、发问的就跟上来了。有人问:这个是公鸡斗法,谁知道母鸡咋斗呢?又是一番热烈的探讨……

蓦然间,多年来一直不愿动笔的手,竟然有了一种书写的冲动。在我的记忆中,60年代至80年代,斗鸡是男人的专属活动,那个年代男女老少都知道斗鸡。凡是男人(七八岁以上)都斗过鸡,这是当时男人们的主要竞技项目之一,不用器材、没有场地限制,城里人在大街小巷,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学生在教室在操场,大家乐此不疲,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斗鸡”场面……

记忆最深的当属学校的“斗鸡”场景,下课铃一响,男孩急忙上“茅子”,然后就三五成群的“开战”,一对一、二对一、三英战吕布,好不热闹。六、七十年代的农村许多教室还是土地面,短短几分钟教室里已经是尘土飞扬、烟山雾罩。体型高大彪悍的对弱小型的,可以用下压式一击而胜,令对手瞬间倒地,二战一的前后夹击,一战三的闪转腾挪顾首也要顾尾;势均力敌的可是比耐力、比智慧的,有时课间休分不出胜负的,下个课间休或者约个地方再战。斗鸡不在乎胜负输赢,在于快乐,即使是你把我顶个“仰八叉、脚朝上”或是“沟子蹲”,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依然是兴高采烈的。来上下节课的老师看到尘土飞扬的教室,好一顿训诫,可是老师的训诫对于孩子们来讲一般是左耳进右耳出,而后稍有收敛,但又屡教不改。

在那个年代,因为生活的单调和无忧无虑,斗鸡是令人非常兴奋的事,也是有趣事、滑稽事的由头。就说斗鸡的动作吧,金鸡独立是必须的,另一条腿是有几个花样的,有的是双手抱住脚腕的,有的是单手抱,还有的是手抓裤脚的;手抓裤脚战斗的经常会出现裤脚线撕开的现象,棉裤冬天里裤脚开裂,白花花的棉花露在外面是很滑稽的,那时候的学生如果裤脚开裂,百分之九十是参与斗鸡的“留念”。再有就是放羊时因为斗鸡丢了羊的,割草时斗鸡丢了笼的,还有裤脚开裂的,等等,回家后轻则是遭家长的一顿训斥,重则是受一顿棍棒之苦。那时,因斗鸡身上经常是“土蛋蛋”,青一块紫一块的,有红伤的,抓一把黄土往流血处一抹——这叫“土法止血”,没事人一个,明天继续战斗。您说,那时的我们有多“皮实”!现在呢?孩子都如小祖宗,课间手机刷朋友圈、闲暇时玩网游。再者是从学校回来,家长敢发现孩子有一点轻伤,校长、班主任可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

突然想起群里的发问:“这个是公鸡斗法,谁知道母鸡咋斗呢?”有朋友反问:“这个还分公母?”有人说:“不知道,说说。”有人答:“可能是上盘腿手松开腿下垂或是……”“母鸡是把腿直接圈到后面”等等。这个问题呀,要我说十里乡俗不同,各地有各地的斗法,无标准答案,问问八十年代之前出生的人吧。至于当时有没有女孩钟情于斗鸡英雄,我想应该没有吧,女孩们只专注于自己的沙包,或者钟情于打球、武术、唱歌去了。

最后,此文献给当年所有斗过鸡,现在已经两鬓斑白的伙伴们!为了快要忘却的记忆。

上篇:别忘了给家添把柴火
下篇:手杖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6/12/20161207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12/07/13447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