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醒波
在中航工业庆安文联组织会员赴秦岭采风写生活动中,我能够登上巨灵峰,得助于手中的这根手杖了。
这根手杖是一位青年朋友在上山的途中送的。下山后,我又将它送给了一位将要登山的陌生朋友,也许还能派上新的用场。现在想起它,就想起旅伴,想起朋友,心里始终珍藏着那份情,那份爱。
这是一根极其普通的手杖。它比不上唐僧手中的禅杖,也比不上佘太君手中的龙凤杖,更比不上大亨新贵们手中的文明棍,它原本是森林中一根干枯的树枝,大拇指粗一米多高,几经雨雪风霜,树皮剥落了,只留下结实坚硬的杆。
然而,正是这根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其貌不扬的手杖,伴我穿过层层密林,跨过叮咚小溪,攀越崇山峻岭。爬山时,它是助力器;下坡时,它是安全支点,成为我征程中得力的助手。
在攀登险峰时,大家进行“手拉手、一帮一”互助友爱活动,为了鼓动士气,一曲《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大合唱歌声,伴随着众多手账叩击山道发出的“咣、咣”声响彻山谷,手杖为我们助威伴奏。阳光下,崎岖的山道上,采风写生的队伍闪着光、唱着歌、追着风、流动着爱。
我坐在山腰休息,握着手杖闭目养神,往事并非如烟。那还是在童年时,一个下雪天,有位盲人路过村口,他用手杖敲打着路面艰难而行,一条野狗叫着扑了过来,他着急地举起手杖乱舞,那野狗被吓跑了。在盲人手里,手杖不仅是探路的杆子,而且还是防身的武器哩!
我慢慢地挣开双眼,突然意识到,我握着有我手温的手杖,好像紧握一位沉默的朋友的手。难怪乎我无论攀越那里,总让人感到格外的踏实和安全。有这根手杖相依相伴,增添了我登山的勇气和力量。
下山后,有人将手杖扔进水沟,它伴他爬过高处,现在对他没用了;有人将它在手中掂了掂,还觉得有用。遂走近路边的饮食摊,不知向摊主说了些什么,居然用脚将手杖“咔喳”栏腰踩断,塞进炉膛。随着“劈哩啪啦”声响,一根手杖霎时化作一团火焰冲出炉门翩翩起舞,这是手杖贡献出了自己光和热。
有位长者,对伴她而行给她带来安全和快乐的手杖爱不释手,执意要带回家中收藏,留下那段美好的回忆。
遗弃也罢,燃烧也罢,珍藏也罢,乃是人之所为。我以为,至关重要的是,友谊是力量的源泉。在人生跋涉的征途上,应当多几位像手杖那样的相互支撑真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