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以改革之火点燃中国经济新引擎

——“十三五”开局改革攻坚一年间

2023年09月15日

□王希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

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全面深化改革在爬坡过坎中闯关夺隘,于激流险滩中奋楫向前,呈现出全面铺开、纵深推进、多点突破、协调平衡的积极局面。

改革之火,点燃经济新引擎,为中国经济航船破浪前行注入了澎湃动力。

一个主攻方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作为经济景气的重要先行指标,11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升至51.7%,是近两年高点。此前,工业品出厂价格结束了连续四年半的负增长,自9月起连涨两月。

数据传递出的向好态势,本质上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一些落后产能退出后,我国供给领域供求关系正发生积极变化。”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

按照问题导向,今年以来,我国结构性改革紧紧抓住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这一战术关键点持续发力,步子之大、效果之实,打消了一些人的观望犹疑。

——去产能:截至目前,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年度任务已基本完成,确保过剩落后产能“真去”“真退”成为工作重点;

——去库存:到10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已连续8个月减少;

——去杠杆:10月末,规上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降成本: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73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13元;

——补短板:农业农村、水利、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等投入明显加大。

得其法者事半功倍。应该看到,五大任务的顺利推进,得益于国企、金融、财税等重点领域改革所取得的积极进展。

例如今年5月1日起营改增全面推开,预计全年减税将超过5000亿元。“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既是改革目标之一,也是重大的政治任务。”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说,此举是用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

从降低企业杠杆率,到市场化债转股,再到国有企业十项改革试点全面铺开……一系列改革举措不断落地。

有海外媒体对此评论说,中国经济在解决好“三去一降一补”后会逐步迈向质量更高的升级版。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将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良好的溢出效应。

一个核心目标:加快建立成熟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12月5日9时30分,深圳证券交易所,在开市钟声中深港通正式开通。这是继沪港通之后,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里程碑。

国有企业、财税金融、资本市场、土地制度、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今年以来,各领域标志性、支柱性改革陆续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精彩亮相,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正拔地而起。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坚持市

场化改革方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说。

他认为,近期的结构性改革是按照问

题导向的“三去一降一补”,但远期目标是

加快建立更加成熟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

所以在完成五大任务时,一些关键性的重

大市场化改革不能放松。

——产权制度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

基石。《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

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出台,从顶层

设计强化了产权保护的法治化路径,稳定

了社会预期,坚定了发展信心。

——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释放经济

发展活力与潜力。去年以来中国新增市场

主体平均每天超过4万户,其中每天新登

记企业1.2万户,今年前三季度增加到每天

近1.5万户。

——抓住创新驱动这个“牛鼻子”推出

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完善激励机制等

多项改革,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创新。

——全面推开资源税改革,启动水资

源税试点,以经济杠杆撬动企业和地方节

能减排的积极性,向世界彰显我国发展绿

色经济的决心。

——人民币被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的货币篮子,人

民币“更上一层楼”的同时,中国金融改革站上开放新起点。

在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

渣打银行、穆迪等海外机构近日纷纷发布

报告或评论,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前景。各

方认为,随着稳增长政策效应的持续显现

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经

济将延续企稳向好态势。

一个鲜明指向: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

与30多年前改革大幕刚刚拉开时相比,新一轮改革有着更为复杂的时代语境。

有专家曾分析,如果说改革起步时是“帕累托改进”,绝大多数人能从中受益,那么今天的改革中利益调整是躲不过的问题,难免面临矛盾。

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精准对接改革所需、人民所盼,是今年改革的重要特征。

以扶贫攻坚为例,从改革考核机制到整合扶贫资金、激活金融活力,过去一年间“中国式扶贫”展现了巨大的创新性。各省区市纷纷出台和完善了“1+N”扶贫政策举措,既有“加强版”、“升级版”,也有“创新版”,对很多老大难问题都拿出了过硬举措。

此外,探索自然资源统一登记,着力解决水、土壤、空气等生态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切实回应百姓对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向往;出台办法完善农地“三权分置”,开辟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出台七大群体增收激励计划,带动城乡居民实现总体增收……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试点、抓督查、求突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深铭刻在改革的设计与落实中。

展望明年,中国结构性改革仍有很多“硬骨头”要啃。改革关头勇者胜,只要我们锐意进取、砥砺奋进,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一定能创造中国经济的美好未来。

上篇:没有了
下篇:以工业为突破口加速经济追赶超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12/09/13454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