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拟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用3至5年时间,再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初步测算,这将影响钢铁行业50万职工和煤炭行业130万职工的工作岗位。再算上水泥、玻璃、电解铝、船舶等行业,去产能带来的就业压力不小。
辽宁省调兵山市,是一座因煤而设的县级市。全市25万人口中,铁法能源公司的职工及家属就占了2/3。今年10月31日,公司正式关闭大明煤矿,完成了年内减少180万吨产能的任务,涉及安置职工2593人。
“内退人员的签约正在有序进行中,对青壮年职工的岗位技能、转岗意愿和培训意愿正在做统计,以便做出相应安排。”铁法能源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海认为,在去产能的过程中,不能倚重市场来解决相关企业人员的转岗就业,政府必须主动作为、积极担责。
“政府得定目标、盯进度,做好指挥者、监督者;也得铺路搭桥,提供信息和培训,做好服务者;更要兜住底,做好守护者,不让一个转岗、离岗家庭‘没饭碗’。”相关专家表示。
“公司将成立‘双创’中心对这部分职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实行竞聘上岗,或成立专业化服务公司安置。我们还要通过继续做强做精煤炭主业、不断延伸产业链、培育企业发展新动能。企业有活力,发展势头好,职工就业才有保障。”铁法能源主要负责人李士伟告诉笔者,目前该公司正积极培育健康养老、蒸汽机车旅游、碳资产管理等新的业务增长点。“等企业转型升级成功了,就会成为地方吸纳就业的大户。大家一起咬牙‘转’过这一关,就天宽地阔。” (刘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