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奖”是我国建筑企业梦寐以求的最高目标。在最近公布的2016—2017年度第一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入选工程名单中,陕煤化建设集团承建的红柳林矿井工程榜上有名,这是西北地区煤炭行业首个鲁班奖,建设集团也成为今年全国煤炭行业唯一一家夺得这一奖项的建筑施工企业。
迎难而上,精准策划夯根基
红柳林矿井是千万吨大型矿井,对于建设集团来说,拿下这项工程,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因为,“煤化建设”的名号将在这里打响,同时也将为该公司的发展积累更多的经验。
工程于2009年5月开工建设,直至2011年12月建成投产,实现了原煤开采、生产、运输、加工的“一条龙产业链”,目前,这条生产线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处于煤炭行业前列。
冲刺鲁班奖不是一句空话,首先要有一流的规划方案。为此,建设集团在开工前就对工程建设进行了精心策划,提出创建目标,即争创鲁班奖。作为甲方的红柳林矿业公司和建设方的建设集团公司,双方领导高度重视,本着“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的建矿思路,共同商讨确定了高于国家规范的质量目标,以打造“世界领先,中国一流”的现代化煤炭企业建设为最终目标。
目标确定了,接下来,该公司立即会同设计、监理、环保等各参加单位,策划确定了创优工程规划,编制鲁班奖创建总体规划、实施细则、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等多个质量管理规定,规范了工程的质量管理,保证了工程整体进度。同时,选配高素质的项目管理团队和施工队伍,建立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管控体系,通过施工全过程监控等管理措施确保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实现工程创优目标。
精益求精,严抓质量铸精品
一座建筑精品的塑造,靠的就是真功夫、硬本事,建设集团能够首创“鲁班奖”,也是对其管理的最大肯定。为了保证过程创优、一次成优,确定了“目标管理、过程监控、阶段考核、持续改进”的创优机制,成立创优实施领导小组,坚持对施工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严格管理。
施工中,该公司除了保证工期更加注重精耕细作,以保证工程质量。开始建设后,制定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把实现工程质量“零缺陷”,单位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100%作为工作指标,力争建设一流的精品工程,一举拿下“鲁班奖”。
结合工程实际,该公司严格执行标准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成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编制工程管理策划、创优规划等规章制度,做到一切工作有策划、有标准,有章可循。在满足整体效果的基础上,坚持样板引路、标准验收的质量目标,做好质量控制要点及施工操作细节的详细交底。另外,对工程施工重要工序、设备材料到场检验及各阶段质量验收等关键环节加强质量管控,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强化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在创建“鲁班奖”过程中,这些措施最终让该公司把质量管控落实到工程细节,抓实到每个关键控制点,相对提高了品牌含金量。
在施工过程中,实行高标准、严要求的质量管理。各项单位工程质量管理到位,多个单位工程取得行业荣誉奖项,其中主副斜井、产品仓、综采车间等单位工程先后荣获煤炭行业“太阳杯”及优质工程等荣誉。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矿井实现了争创省优各项质量控制目标。矿井工程以优良的质量曾获得全国行业优质工程奖、“陕西省煤炭优质工程”等荣誉。
科技领先,品牌打造赢赞誉
“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矿井。”这不仅是建矿目标,也是该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建矿的真实写照。
红柳林矿井共设计4条井筒,具有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大等难点,这无疑对施工质量提出了严苛要求。围绕这些工程难点,该公司高举科技创新大旗,结合工程实际,明确了8大类技术难题和多个科研课题,先后投入大量科研资金,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研究,成功破解了一道道技术难题。期间,总结完成的小管棚注浆法在长距离深厚风积沙斜井井筒施工技术获得国家一级工法。
矿井的技术难点,突出体现在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和施工技术复杂三个方面。在红柳林井筒施工前期,针对表土层沙土流动大造成开挖边坡防护困难的实际情况,该公司经过现场研究实验后,采用木桩加背板维护边仰坡技术,保证了边坡稳定。在主斜井及回风斜井施工中,更改以往用建筑模板或槽钢加工旋板支护的方法,采用大块钢板加工弧度模板,保证了半圆拱形巷道成型。针对斜井井筒半圆拱施工断面大的实际,施工中采用五台激光指向仪定向技术,大幅度提升了巷道成型。针对施工中穿越砂土层造成顶板支护困难的实际,采用超前小管棚预注浆固结技术,保证了短段掘进不出现砂层冒落现象,填补了国内煤矿此项施工工艺的空白……
在煤化建设者们历时33个月的艰辛努力下,红柳林矿井工程优质高效完工,成为该公司矿井项目中的一笔宝贵财富。“鲁班奖”的加冕,这项中国建设领域至高无上的荣誉,记载了该公司的实力,同时也是煤化建设人继续创造明天的新起点。如今的煤化建设人,他们依然斗志昂扬、豪情满怀,在新的征程上用“鲁班奖”的精神继续谱写新篇章。
(宋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