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凌晨4点45分,整个城市还沉浸在冰冷的漆黑中,西安巴士股份有限公司217路车驾驶员吴逢英已经全副武装,走在上班的路上。由于家附近没有通勤班车,她每次都要步行15分抵达单位。这一路上,她搓手、跺脚,还不停地往手上哈气,她告诉记者:“没办法,天气越来越冷了,不多活动下,一会脚就冻僵了。”
开早班车顾不上吃早饭
12日凌晨,不到4点30分吴逢英就醒了。开早班车的12年来,她的生物钟从未输给4点30分响的手机闹钟。“首班车不能误点,4点45分之前一定要出门。”
起床后,吴逢英摸索着打开卫生间的灯,刷牙、洗脸、出门,整个过程最多15分钟。这些年,吴逢英从未在家里吃过早饭,她说:“前些年,起得太早,要是做饭,怕把孩子吵醒。如今孩子上大学了,可早上时间还是太紧张,也就习惯了不吃早饭。”
一路上,凌晨的寒风穿透了厚重的羽绒服。当记者问她这么早起床辛苦不,她摆摆手告诉记者:“这已经好多了,之前开的车还需要给车辆热身,要起得更早。”那时候,在给车做全面检查之前,吴逢英还有个给车辆热身的大工程。因为车辆老旧,早上必须给车加热水,才能保证正常运行。“冻了一夜的车厢比室外还冷,穿着羽绒服还被动得直打哆嗦,只能一桶一桶地提热水,既给车暖身,也让自己暖和起来。”
冷水给公交车“洗澡”挺拼
5点整,吴逢英到达站上。只见她顾不上暖一暖冻僵的手,就围着车辆忙活了起来。一会拿着扳手敲敲轮胎,一会打开发动机盖,给车辆做全面检查。“观察车辆周边情况,检查一下轮胎,然后看看油路、电路、机油、防冻液等,这样车辆基本情况就心中有数了。”她告诉记者。
等车辆检查完毕,吴逢英就要面对寒冬里的挑战,打扫车厢卫生。
冬天的清晨特别寒冷,就算用热水,水也很快就凉了,吴逢英干脆就用冷水清洁车厢卫生。擦窗户、拖地板、清洁内外蒙皮……车厢里的每个小细节她都不放过。将近一个小时,她的双手浸在水中反复地清洗抹布、拖把。这样下来,双手布满了裂口,又痛又痒。有人劝她第一圈车人少不用打扫那么干净,可她说:“就是只拉一个乘客,我也要把车厢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看着车厢变干净了,我心里就很暖了。”
为乘客打造“温暖公交”
6点整,217路的首班车驶出站。首站上来了不少人,吴逢英站起身来,挨个问候“您好”。乘坐首班车的多是些熟面孔,一位老人笑着说:“天儿这么冷,听到你这一声‘您好’,心里都暖和了。”
217路有40个站点,仅单程就24.7公里,沿途经过很多社区、学校、写字楼,路况十分复杂。一路上,吴逢英要对路况仔细观察并迅速判断,不断重复着起步、换挡、加速、刹车等动作,还要时刻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记者观察到,虽然她穿的是棉质的工装,但跟羽绒服比起来还是略显单薄,她笑了笑说:“一忙起来,注意力集中,也就感觉不到冷了。”
虽然自己受冻,可在吴逢英心里她却不愿让乘客受寒,于是在2014年她自己出钱去市场买来很多棉垫子。每年冬天她都会早早把棉垫子铺在一个个座位上,这样坐早班车的乘客就不会觉得座位冰冷了。她说:“希望这些坐垫,能给乘客带来温暖。” 本报记者 钟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