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昕 宋洁)日前,省统计局发布的省级以上开发区发展情况报告显示,开发区仍是招商引资的主要阵地,目前已经吸引中国500强企业200多家入驻。同时,开发区也形成多个产业集群,产业特色日益凸现,与中国制造2025对接加快。
工业发展步伐放缓 新型工业化建区之路亟待推进
目前,全省拥有国家级开发区12家。纳入统计监测的23家省级以上开发区中,陕南和陕北各有3家,其余17家集中在关中。全省大约4个县(区)有一家省级以上开发区。近年来,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开发区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但依旧保持了平稳的发展趋势。2016年前三季度,全省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10.22亿元,同比增长12.5%,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7.9个百分点。
国际产业转移是开发区工业发展的最直接动力。开发区内的工业在经历了从最低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低端加工制造阶段后,正在向着以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新型工业化的转变。直到今天,工业项目仍然是大多数开发区的主导和支柱。大量工业企业在开发区的集聚,使开发区成为了全省新型工业化的龙头和重要基地。
仍是招商引资的主阵地 已吸引中国500强企业200多家入驻
2016年前三季度,全省开发区新批外商投资项目40个,全部建成投产项目个数61个;实际到位外资金额25.8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92亿美元,同比增长62.1%
开发区依托高标准基础设施的“硬环境”和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软环境”成为全省招商引资的主阵地。全省开发区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开发区成为外来投资的热点区域,美光、强生、微软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相继入驻。目前,全省开发区已吸引国内外数千家各类企业入驻,其中世界500强企业54家、中国500强企业200多家。
产业特色日益凸现 与中国制造2025对接加快
2016年前三季度,全省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564.39亿元,占全省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6%,同比增长23%。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三星、中兴等企业的带动下持续高速增长,实现增加值135.83亿元,同比增长60.4%;汽车制造业增势良好,实现增加值100.75亿元,同比增长11.5%。
近年来,开发区以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为目标,形成了以航空航天、输变电成套设备和汽车及零部件为主的装备制造业集群,以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等资源深加工为重点的能源化工产业集群,以电子信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商用汽车产业集群和新材料产业集群,有力地促进了全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通过重大科技创新、智能制造、工业强基、工业品牌建设等重点任务,强化工业基础,注重集成应用,助推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加快实现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