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冷冬说杂面

2023年09月15日

□连忠照

渭北人的主食面条类中很多,有烩面片、裤带面、蘸水面、臊子面、麻食等多不胜数,这些都是人们所熟悉的,无需赘言。

当年,渭北的土地有限,加上干旱,基本靠天吃饭,主粮产量少。每年交售国家之后,自己所余并不多,那时人劳动量大,饭量也大,仅靠主粮是不够吃的。平日人们吃的,多以一道收面(白面粗面和在一起的),还做各种杂面吃。

最好吃的杂面,是豆子面。是把红小豆、或者扁豆、白云豆等豆子,泡软、加水放锅内,放适量盐,大火烧开后,文火慢炖,等豆子煮烂开花。面擀薄,上边多撒面粉,折叠起来,切成小三角片,下入锅内煮熟。事先另取韭菜或者蒜苗一把,切成碎末,用小勺炒熟、放盐。等面熟之后,放入锅内就好了。豆子面的豆子因放盐煮熟,盐完全渗入豆子内,豆子煮烂,其味就化在汤汁中,所以吃起来,豆子的香味就渗透到面条中,面汤也很浓稠,葱香、豆香混合在一起,很是可口。大人小孩都很喜欢。

麦仁面做起来比较麻烦,麦仁要求是大麦仁。将大麦在碾子上碾过,去皮,留下麦仁。做饭以前,先要把麦仁仔细淘洗干净,洗净的麦仁还是黄色的,并不起眼。放入冷水锅内,旺火烧开,然后慢火烧一个小时,等麦仁中的汤变少,每颗麦仁都变得圆滚滚,白生生,像珍珠一样。

做面时,先把煮好的麦仁加盐,放锅内再煮一遍。面擀薄、切片。等麦仁变得软烂时,就可以下面了。面煮熟,锅内放入炒熟的葱末,就可连汤带面一起舀出。

麦仁面,面条软烂,面汤浓郁,里边是一粒粒白花花的麦仁,加上绿色的葱末。大麦麦仁吃起来很光滑,因大麦是全麦,营养丰富。除了做麦仁面,还可以单独做麦仁粥。

《本草纲目》有言:“大麦味甘、性平、有去食疗胀、平胃止渴、消暑除热、益气调中、宽胸大气、补虚劣、壮血脉、益颜色、实五脏、化谷食之功。”旬邑人把它作为冬日调剂生活,增加营养食用。

因为北方玉米产量高,玉米糁子面,是最普遍的。做法就比较简单:把适量玉米糁子下入开水内,慢火熬煮,要不稀不稠,熬到上面起皮,就下入面片。出锅放上油盐酱醋、油泼辣子。

吃玉米糁子面,多在冬天,坐在热炕上,热乎乎的糁子面端在手里,就着萝卜叶子腌的酸菜,一边喝,一边吃,吃完浑身生暖,又很耐饥。当年,在冬天,人们不干活的时候,做一顿糁子面,一人吃一老碗。饭后,抽一袋烟,蒙起被子就睡,一睡就到天黑,于是烧热土炕继续睡,一天便可以少吃一顿饭。那些节省的人家,就用这种办法,度过了每一年青黄不接的季节。

上篇:人生是一次单程票旅行
下篇:娘的年夜饭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6/12/20161226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12/26/13504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