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即将画上句号,在这一年里,发生了许多故事,欢乐和悲伤的戏剧每天都在上演。
但是,在这一年,我们也被那些在喧嚣中坚守自己岗位、在困境中不断前行的劳动者们所激励,所感动,所温暖那些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在自己的人生角色中尽职尽责,共同勾勒出了和谐社会、幸福生活的每一笔
2016,我们满怀收获,记录真情时刻。
“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
在西安市回坊的小巷里,十几名穿着灰色工作服、布鞋的工人,挑着铁皮粪桶在破旧的老式居民楼里进进出出,将一担担大粪挑到停在巷口的粪罐车里……他们从下午一点多开始工作到当日任务完成。多年来,西安市城肥处理中心城西服务所的12名队员不畏苦和脏,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工作着。
本报记者 鲜康 摄
风雪中的坚守
12月25日,宁东林业局旬阳坝林场平河梁管护站的护林员罗鸣天(左)、蒋宏刚冒着风雪,在海拔2300米的大山里认真巡护。 本报记者 郭玉军 摄
用诚信为鸡蛋“盖章”
“鸡蛋上有我的章子,万一有啥问题,买的人可以随时来找我。”65岁的商洛老汉王生成用自己的方式,给买他家散养土鸡蛋的人吃了颗定心丸。王生成是商洛市商州区牧护关镇闵家河村人,他的每个土鸡蛋上都有一个他自己盖的章。王生成笑着说,那是他的私章,是为了保证顾客有问题好找他。 曾春 摄
“令人心疼的全家福”
12月9日是西安交警新城大队事故中队民警陈科的31岁生日,但生日当天正赶上他值班处理交通事故。同为交警的妻子靳蕾和两岁多的女儿为了给他庆祝生日,隔着一条马路拍下了一张特殊的全家福。
任敏 摄
巡线路上的师徒
入冬了,国网特等劳模、老班长陈炳勤带领着自己的徒弟、国网铜川供电公司输电带电作业班现任班长李文群,查看线路,确保电网安全运行。 本报记者 郭玉军 摄
“肩头的责任让我不能懈怠”
6月27日,在陕一建铁塔寺建筑工地,来自山阳县的建筑工人骆师傅轻轻地擦着眼睛。为了保质保量按工期完成项目,他在高温下依然坚守岗位,将手中的焊接作业做到最好。焊接的碎屑不断飞溅到眼睛里,他依然没有停下手里的工作。
本报记者 刘强 摄
匠人匠心 执着追求
规模宏伟的唐大明宫全景图以300:1的比例被复原成砖雕艺术品,让绝迹1200多年的大明宫,重新焕发出昔日的辉煌。王泰来在自己的作品前满脸自豪。“满眼雕刻工,一把辛酸泪。”王泰来的艺术生涯,就是匠人匠心的最好证明。76岁的王泰来老人耗时16年,精雕细琢,不辞辛苦,完成了自己梦想中的艺术作品。 文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