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钢筋工欧明贵的座右铭

2023年09月15日

“做一名好工人”是钢筋工欧明贵的座右铭,在工作中他以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工作。他用勤劳的双手和科学有效的技术经验,建成一座座高楼大厦,以一个工人应有的精神,谱写了属于自己的风采。

46岁的欧明贵是西安市灞桥区高桥村人,他来陕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干钢筋工已经28年。

早在1988年,他背起行囊,独自一人来到上海大都市。举目无亲,进入工地免费绑钢筋,只为有一碗饭吃。几个月下来,满手血泡的他并没有退缩,反倒是农村造就出的坚毅性格,让他下定决心,必须要把这一行干好。“那个时候遇到最大的难题就是看不懂图纸,图纸是工程建筑的依据,看不懂图纸就没法工作,看懂了研究不透也干不好工作”。这是他多年之后回想起自己刚刚工作时的感慨。他抓住机会向班组长、工长咨询请教,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每天边工作边学习。每天下班之后,都要从班组长手里借到图纸,趁别人睡觉的时间仔细研究,弄通图纸的细节问题,解决疑难问题。因此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了较快提升。

工夫不负有心人,1995年他成了钢筋班组长,参与了一部分特殊结构工程的钢筋加工绑扎,如:大体积整片筏形基础(2.1万㎡筏板最薄处2.5m厚)、人防工程、上海浦东花木化工厂的罐体工程、上海虹桥机场特种维修车间预应力工程等。从这些工程中学到了钢筋工各种技能和技巧。

1998年他从上海回到西安,加入陕建集团。先后参与了商洛粮库30m大跨度预应力屋架钢筋加工绑扎;陕西省南郊体育训练中心重竞技馆网架结构;2003年施工的陕西省地矿局5#住宅楼,荣获中国建筑行业最高荣誉“鲁班奖”;2009年9月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T3A航站楼及高架桥工程中,探索总结圆形柱螺旋箍绑扎要点,并协助项目部技术人员,参与完成了《超高大直径圆柱钢筋绑扎施工工法》省级工法的编制,率先对工法的可行性进行实践总结并在该工程其他标段全面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钢筋绑扎速度,减少了施工难度,创造了经济效益。

“别人三个人才能绑好的柱子,我两个人就能绑好,别人两个小时能绑好的梁,我一个小时就行。”这几句生硬的普通话从这个瘦小而自信的男人口中说出来时,体现的更是几十年来的辛勤劳作和风雨兼程。作为一名钢筋工,他不仅能够加工各种异型钢筋。而且精通钢筋加工机械的构造原理、车间选址及平面布置、安装及一般故障排除。

在完全掌握了一个钢筋工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后,他依然不断学习,学习钢筋的各种连接技术、预应力钢筋及锚杆、锚索施工重点。每天夜里一两点,工地里最亮的那间房子,一定是他在钻研某个技术问题。

欧明贵的同事告诉记者,他从来不会吝啬教授别人知识,也从来不怕别人超过自己。项目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向他请教,他都耐心地一一解决。他的徒弟遍布陕西建筑行业的各个分支,其中不乏优秀的建造师、项目经理和行业突出贡献者,而他却依然坚守在自己钢筋工的岗位上,默默地耕耘着、奉献着、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感染着身边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 本报记者 兰增干

上篇:没有了
下篇:90后开网店不是“隐患”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7-01/04/13781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