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吴涛)2017年春运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今年的春运,那就是“潮”。与往年春运相比,今年春运一个特点是,部分火车站可“刷脸”进站,有的车站还配备了机器人、VR导航等,科技感十足。
多地火车站可“刷脸”进站
据了解,“刷脸”进站时,自动检票闸机上都安装了摄像头,旅客走近机器时,它会抓取旅客脸部信息,与身份证芯片里的照片进行比对,票证信息相符、人脸与证件照比对通过,闸机自动放行。
“刷脸”进站速度很快,一般情况下,3至6秒便能成功通行。经笔者梳理发现,北京、上每、西安等地部分火车站已经使用上了“刷脸”进站。
据了解,“刷脸”进站所用的是人脸识别技术,这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据北京西站相关负责人表示,“‘刷脸’进站不是所有旅客都能用,持有红色车票的不能使用;持有学生票、残疾人票等减价车票的,需要人工核验减价的证件,只能走人工通道。”
整容、突然剃光头或无法识别
“刷脸”进站虽然新潮,但也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据部分媒体报道,有旅客最近突然剃了光头,和身份证照片不符,无法“刷脸”通过,最后人工验证进站。“化妆一般情况下没问题,可以识别出来。至于整容的人能否通过,还没遇到过这个问题,但人脸识别系统主要是采集人脸信息跟身份证核对,两者一致就没问题。”北京西站相关负责人说。
科技专家表示,在对人脸识别机器的影响上,看化妆程度;一般年龄变化在10年内对识别率影响不大;重度整容确会影响识别。对于重度整容以及双胞胎识别等,目前的解决方案是采用多因子认证技术和手段,结合眼纹,声纹等其他生物特征信息来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