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车的时候,碰上的她。朔风凛冽,我抱紧双臂,跺着脚,安静不下来。这时,就看见了她。她走得慢,身子倾斜着,右手里提着环保袋,一袋子的书。近了我才看清,她好年轻,也许还是一个学生呢。她衣衫素朴,长得不美,甚至有点胖,有点黑。
她的到来,让等车的人群有了片刻的骚动。大家看她,还有她手中提的书。仿佛她是天外之人,从另一个世界而来,目光里饱含着惊异。她似乎并不在意,冲人群咧嘴一笑,抵不过这样的温情,很多人也向她笑了笑。
她站定,望望路上长龙一样排起的车,没有抱怨,也没有懊恼。她不慌不忙地拿出一本书,安之若素地,大大方方地看起来。她看得那么安然,好像吹过来的冷风和堵车的烦恼同她无关一样。
人群早已恢复了常态。有的人引颈张望,有的人喋喋不休地抱怨,有的人焦灼地走来走去,一脸不耐烦。更多的人是麻木着脸,缩肩弓背,低着头,玩弄着手机。
世间万千,等车的人群也算得上世界的一个小小缩影。活着本身就是一个乘车的过程。这趟车是生命列车,甚至于目标都是一样的。纷呈万象,不同的态度却造就了截然不同的心境。
再看她时,她依旧捧着书,沉浸其中,嘴角牵起微微的笑意。她站得很轻松,微低着头,怡然自得的样子。我想,此时,如果有摄影师看到了,一定不愿意错过如此美的镜头。
而我也在她的安静里安静了下来,很仔细地在心里一笔一笔描摹,想留住这美好安然的画面。
亦想起曾看过的一篇文章,作者记忆力的一副绝妙美图,时光淘淘洗洗,愈加清晰:西湖苏堤,波光潋滟的湖水,碧蓝如洗的天空,如盖的香樟古树下,一个亭亭玉立的长发少女坐在椅子上专注地读书。
这样的画面总令人喜悦。湖水一样清澈,天空一样清明。也许根本看不清她的容貌,因为她是在读书,一下子就美妙万分。即使换成任何人,这样的场景,依然会让人心动。
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林语堂先生也认为读书使人散发出一种优雅和风味。读书的人就像一粒种子,书籍是最好的养料,在书香袅袅里成长绽放,开出尘世上最好看的花。
读书的人身旁缭绕着一种美妙的气场。无论走到哪里,看到手捧书卷的人,总禁不住心生敬意。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第一等的好事,能不让人羡慕,不让人敬服吗?读书是好事,也是美事。
大美为心净,中美为修寂,小美为貌体。滚滚红尘,熙熙攘攘,唯有读书能让人静下来。窗明几净,一书在握,心清心明。只有先静下来,心才会净。貌体终究只是小美,读书才是大美之路。
不管是青春年少,还是苍苍暮年,不管是穷是富,是丑是美,读书的姿态,都是最美丽的。 □耿艳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