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级工会广泛深入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和素质提升活动,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绩显著。但总体来看,当前,我国一线职工参与技术创新比例不高,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率偏低等情况仍然存在。因此,工会进一步推动职工技术创新工作首先要找准发力点。
笔者认为,一是要持续把劳模工作室、创新工作室等作为推动当前职工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让工作室充分发挥职工技术创新的孵化器作用。据统计,2013年至2015年三年间,97家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就完成创新成果3936项,其中2037项成果得到转化,产生经济效益57亿元,申请专利857个。劳模工作室在推动职工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可见一斑。
二是要继续大力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和“五小”活动。劳动竞赛是提升职工技术水平与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各级工会以劳动竞赛促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使劳动竞赛、技能比武成为职工经济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通过竞赛提高了职工技术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为稳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同样,广泛开展引导和鼓励职工积极参加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等“五小”活动,有效推动在广大企业职工中培育人人琢磨,随手发明,天天进步的创新意识。事实证明,“五小”活动广泛激发职工发挥聪明才智,取得不俗的成就。
三是继续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提高一线职工的整体创新能力。创新的源泉是队伍,是知识。当前,各级工会大力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赛、技术培训、技术交流等为主线的职工素质提升工程,进一步调动了职工学技术、练技能的积极性,提高了职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推动企业职工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培养了适应技术创新要求的职工队伍。
四是大力选树一线职工创新典型,形成职工之间“比、学、赶、超”的向上氛围。良好的创新氛围是职工技术创新的必要土壤。各级工会应加大对优秀技术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的表彰和奖励力度,选树优秀典型,充分利用媒体平台,宣传大国工匠、首度技师、金牌工人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营造尊重科学、崇尚技能、大胆创新的良好氛围,努力培育有利于职工技术创新的文化氛围和主流价值观,激发广大职工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五是努力为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找“婆家”,促进职工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的整体转化比例较低,这是不争的事实。这就需要各级工会充分发挥作为“娘家人”的服务职能,着力帮助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找到出路,主动搭建平台、开辟渠道,提供服务,促进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实现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效转化。
把职工技术创新活动融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格局之中,广泛吸引职工参与,促进职工创新成果转化,不断把职工技术创新活动提升到新的水平,这是各级工会面临的时代课题,不容忽视,也不容懈怠。 (徐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