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桑彤)近期,在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提到新三板转板问题之后,深交所也力推新三板向创业板转板试点。相对于目前众多新三板挂牌企业选择接受IPO辅导,业内人士判断未来企业有望面临多条出路。
日前,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2017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提到新三板定位问题时表示,新三板挂牌企业还需优化分层的制度和办法,新三板既要有“苗圃”功能,又要发挥“土壤”功能。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刘士余主席提到的“土壤”或许代表着基础层,不仅是培育优质企业的基地,也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础所在;而“苗圃”则代表着创新层,将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培育,有望成为创业板市场的孵化器。
近日,深交所在贯彻2017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精神、部署落实会议各项任务要求中指出: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深化创业板改革,推动新三板向创业板转板试点,支持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广、契合国家发展战略导向的优秀企业上市。
投中集团研究院分析师鲍威为认为,转板制度安排是新三板核心竞争力之一,是目前能够看到的潜在的新三板红利。转板制度一旦落地,新三板将成为创业板的孵化基地。
事实上,近一段时间,新三板挂牌公司谋求IPO的案例呈增多趋势,目前有300多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接受上市辅导,其中近一半来自创新层。
在分析师诸海滨看来,今年新三板资本退出渠道将得到进一步完善,转板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的预期,加之创新层审计要求提高带来的财务风险降低,都将使得新三板市场得到估值修复。
“未来新三板企业或将面临多条出路。”诸海滨判断,一批尚未盈利的互联网或创新行业,选择进入创新层或升入未来可能推出的更高层次;处于成熟行业且净利润已大于5000万元,短期资金需求不高的企业,可能会选择IPO排队;对于行业比较新,正从初创期迈入高速成长期,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但净利润绝对值低于5000万元,对资金需求较大的企业,未来等待新三板转创业板试点或不失为较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