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平凡世界的温暖

2023年09月15日

合上书的时候,窗外原本零零散散的落叶被风带到了角落,依偎着。

这本书像是一盏香茗,绕着绕着,余香就慢慢散发出来。

有一段时间,莫名的喜欢上了哲学,喜欢去咀嚼那些自己似懂非懂的论调。结果,难以抹去的悲观意识,开始吞噬我的思绪。然而当我读完《平凡的世界》的时候,却渐渐地走出了那种伤感的哲学气氛,也开始明白,心境在生活中的力量,有多么伟大。掩盖掉最后的一页,自己竟有一丝失神。像是从那个黄土地的现实中,被抽离到这里。仿佛是随这些人在黄土高原上生活了整整十年,成熟与理智悄然在身体里成长着。

这不只是一部描写“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小村子里的琐碎的书,更是一部农村改革的画卷。路遥用极其朴实无华的文字,像一个讲故事的人那样悄悄的娓娓道来,把我带入那个年代的洪流中去。

它仿佛知道我需要什么,渴望什么。这本书,似乎拥有着生命。

当孙少平慢慢地捱到最后拿着两个黑馍时,我似乎看得见他破碎的衣角耷拉在沾着泥土的地上。自己也会在想,若那是自己,我是否会挨到此时,偷偷的去拿那两个黑馍。我是否可以和孙少平一样,为了信念,而勇于坚持。我会为书中孙少平和田晓霞而泪眼婆娑,会觉得美丽,也会无疾而终;会为田二的傻、王满银的泼皮而笑。

然而,路遥让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眼泪和微笑。他让我们看到了这些事物背后的力量。“文化大革命”后农村人民的生活,思想与情感也随着这庞然的轮毂,缓缓转变。吸纳新的,除去旧的——这也许就是改革的必然规律。很多人富了,也有很多人少了庇护而变得落魄不堪。从“文革”刚刚结束,人民还处于一种蒙昧的状态说起,通过孙家的故事展开,而豁然开来。中间穿插了五八年“大跃进”时期的小故事,一直讲到八零年代的到来,改革的成效逐步发挥作用,人们的思想开始活跃,渐渐的甚至有些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路线”。

“文革”是中国的一步错棋。而进步,是不会被这些顽固的藤蔓所羁绊。

于是在思想解放的年代,我们看到了一些稚嫩的浪尖,傲然立着。儿时的晓霞偷偷地看爸爸的《参考消息》,与爸爸争论国家甚至国际大事时,晓霞决定了自己不凡的命运。而路遥也用文字来阐述一个事实,一个有思想的人才能更好的活着。

同时,路遥笔下的爱情是纯洁平淡而又灿烂夺目的。每一段发生在这里的爱情都让人有长久的思考。少安与秀莲的爱是因为两人共同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时期。少平与晓霞的爱是因为两人之间有着深刻的理解与信任。一直很讨厌自己丈夫李向前的润叶在丈夫压断了双腿之后居然奇迹般的萌发出了对这个不幸男人的爱……

由爱,由亲情和生存的勇气搭建的世界,就是不平凡的世界。

我坐在书桌前长久的思念我的亲人们:我那当了一辈子农民的父亲孙玉厚;颇有着“革命精神”的闲不下来的二爸孙玉亭;坚强深沉的大哥少安;同样强硬却有几分书卷气的二哥少平;孝顺操劳的大嫂秀莲、聪明调皮并且从未离去的二嫂晓霞……

这部小说让我开始学会思考,我甚至会觉得自己应该尝试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观察我和对立面的关系,如何把握自己命运的方向和面对改变时所应有的心态,我想,这些是我应该去认真考虑的事情。

末了,我仍然觉得自己站在哭咽河的小桥上,看着安静的村庄。看见凌晨快要天明的薄雾,看着仅剩的亮光投在近处的石头上。

这时,旁边有一个穿着寒酸,面带羞怯的少年走过来,看着我。

对我说。

“你好,我是孙少平。”

□刘诗萌

上篇:一往情深的生活
下篇:莫言的千言万语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7/2/20170216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7-02/16/13738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