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莫言作品全编·长篇小说系列》

莫言的千言万语

2023年09月15日

众所周知,莫言先生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了解莫言及其作品的人看来,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似乎是顺利成章的事情;在不了解莫言及其作品的人看来,莫言似乎是凭空而来,很多人甚至仅仅听其名,就可以对之大加批评。特别是莫言先生获奖之后,并没有引发民众对其作品的广泛阅读与讨论。而大众依旧是把他作为一个特殊的“明星”“名人”看待,往往片面夸大他作为公众人物的只言片语。一言一行,动辄得咎,在当下呈现出一派非常耐人寻味的“消费莫言”现象。

实质上,身为一名以虚构的方式与世界打交道的作家,在我看来,除了在自己的作品发声之外,任何公众发言都只是应景闲聊,并无多大价值。无论这世间的争议如何,莫言先生完全是中国本土孕育出的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一名中文作家,他从学习写作开始、到作品的发表与传播,直到获奖,双脚没有一刻离开过中国这块神奇的土地。

我非常熟悉莫言先生在小说之中的千言万语,对他小说之外的“莫言”和“莫不言”,任何的表态都大不以为然。在一个相当浮躁、虚荣、功利和投机取巧的文化环境里,众生喧哗骚动,各种大言的媒体人、网络红人已经太过于喧嚣了。莫言并不是喧嚣中能说会道的那一个,也并不是公众情绪最佳的那种代言者——恰如他自己所说的,在现实的世界里,他无能为力,只有在他小说的世界里,才是“一个国王”。

虚名与虚火让人乱,只有回到事物本身,回到作品当中,才是解读一位优秀作家的正道。看待“诺贝尔莫言”,应该远离“众生众声”环境,而把他放置到中国当代文学和世界文学的整体性背景当中。只有比照中外的文学星空,他漶漫恣意的千言万语,他的优点和不足,才会显得异常明亮与独特。更能凸显出莫言之所以成为“诺贝尔莫言”的重要密码,正如盈与亏都组成了月亮一般。

我们延续至今的中华文明真太古老了。太古老的文化和老人一样,对一切新鲜事物都见怪不怪——可事实上,并非如此。现代世界真是日新月异的,我们过去的经验太多的无效重复,很多时候无法应对变化的潮流。特别对于中国,大部分人津津乐道于“辉煌灿烂的过去”,还没有一种把“现代性”作为世界共同传统的态度,内心与现实行为有着太剧烈的错误与冲突——“魔幻感”由此而产生,而且依旧是时时刻刻在爆发的进行时态。激荡世界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潮流,由现存文明最漫长的中国的作家来殿军,最恰当不过。对世界文学来说,也最有深意的。

莫言先生的创作,恰如《易经》上的“姤”卦。风行天下,推云播雨,创造新生。他从师法世界开始,兼收并蓄、成就自我的写作道路,给了我们以无穷的启示。莫言已经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惊喜、隐痛、深思与带泪的笑。尽管莫言先生已经再次推出了他的作品全编,我们依旧期待着他神思妙想的下一部,更诚挚地期待着中文诺贝尔的下一个。 □陶林

《莫言作品全编·长篇小说系列》(11册)

上篇:平凡世界的温暖
下篇:环卫所的规章制度里真有“不准投诉”?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7/2/20170216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7-02/16/13739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