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这8本关于旅途的书,带你去想去的地方

2023年09月18日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要么读书,要么旅行,总有一个在路上。如果你暂时不能去旅行,或许这8本关于旅游的书,能带你去想去的地方。

短暂假期,有些人选择踏上旅途,正享受着异乡的风土人情;有些人选择衣锦还乡,重新体验那种陌生又亲切的故土氛围。又或许一些人正囿于昼夜与厨房,只能满足于一个平淡无味的假期。但这些都没关系,希望你依然可以选择读一些精彩的文字,分享旅途中的感悟。

情怀

“人应该趁着年轻去流浪,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从23岁开始,小鹏便选择不断行走在路上。一场背包客身份的毕业旅行,他领略到阳朔的美好景致,也开启了十几年的流浪之旅;31岁的时候正式成为职业旅行家,用自己的文字和情怀去分享,去引领别人的心灵之旅。

自我行走,自我反省,自我选择。背包客小鹏在他的作品《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中,拾回了自己的初心。“旅行的终极状态,不再是沸腾,而是平静;不再是远行,而是回家。”

跳脱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这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图文并茂的作品。画家黄永玉在这本书中笑称自己“芳龄”六十七岁:“我这个老头子,一辈子过得不那么难过的秘密就是,凭自己的兴趣读书。”

从塞纳河畔到翡冷翠街头,速写、油画和水墨,浓与淡的色调,明与暗的线条,交织出让人相见恨晚的图画。更可爱可读的是黄永玉的文字,随性调皮。例如他在纽约、华盛顿、哈佛校园内看到草地上的松鼠,在墨尔本看到地上散步的鹦鹉,在意大利、巴黎看到满地的鸽子——“第一次,我都是不习惯的。为什么不捉起来呢?‘捉起来’才合乎常规。”于是,他带着画具,带着一份跳脱的心情,不着痕迹地随遇而安。

收藏

《意大利时光》由亨利·詹姆斯所著,是世界文学史上阅读量长盛不衰的游记经典。这部令人心驰神往的游记不同于寻常的景致介绍与直白观感,因为作者本人开创了心理分析写作手法的先河,并将这样的写法运用到作品中。

从威尼斯到大运河,从贝尚里到米兰、古老的圣戈塔尔山,亨利·詹姆斯就是有这样的本领,让你牢牢地追随他的思绪,从他的视角去观察体验,理解到那些城市的灵魂。

朝圣

《寻人不遇》是一本奇妙的书。从2012年开始,69岁的美国翻译家、汉学家比尔·波特沿着黄河、长江,从孔子的故乡曲阜出发,途径济南、西安、成都、湖北和湖南,一路走到南方,寻访他心仪的36位中国古代诗人的生平轨迹。比尔·波特一生醉心中国文化,对中国古诗和传统哲学、宗教都有着很深的理解。整部作品就如同作者在文中写到的“马不停蹄”,从脚步到心灵都是匆匆掠过,沉淀下来的东西却足够引人深思。

晃悠

“火车轮子转动的声音,就像雷鬼乐,让人身心放松,所以火车有可能治愈人的失眠症和抑郁症。”《绿皮火车》是盲人民谣诗人、歌手周云蓬2011年至2012年初的歌游记合集,是一本读起来就能感到铁轨声、火车颠簸等等旅途元素的文集。

周云蓬是个一直游走在路上的人。幼年失明并没有阻拦他浪迹天涯的脚步,更没有限制他去唱自己的歌。在旅途中他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这位盲人歌者丰富广阔的内心世界,敏感细微的观察力,他的音乐、际遇和对人和事物的感悟,都沉淀在这部作品中,作为对岁月的见证。

传奇

“这口钟已经有六百五十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神的灵魂居住其中。”《日本魅影》是小泉八云的代表作,他以一个西方人的平行甚至仰望视角,来看待20世纪初期的日本生活。

在这部作品里不仅有日本的秀美风光、民情风俗,还囊括了许多怪力乱神的奇谈和迷信;与其说是游记,倒不如说是一部以地点为导引的风土故事书。

穷尽

“世界这么大,就要去最远的地方。世界的尽头,就是一切的开始。”在新西兰摄影师邓肯看来,身临其境的游记必须用镜头来表达,而用来抒发情感的文字也不可或缺。

他的作品《南极,北极》有着极为强烈的分享精神:无论是令人心生温柔的企鹅世界,还是刺激紧张的探险者足迹,抑或是北极白色海洋的雄浑魄力……书中的游记攻略配合着极为丰富的人文知识,路线图又和旅行记录、历史地理背景结合在一起,既满足了读者窥探陌生世界的期待,又在神思驰往中积累了知识。

挑战

一个人花费了13年时间,拒绝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完全依靠人力交通方式(自行车、划船、轮滑等)横跨了五大洲两大洋,究竟应该算是一次旅行,还是一次体验生命极限的壮举?

杰森·路易斯,环球旅行家,畅销书作家。也许你这辈子都没法像他一样挑战自我、冲破边际,但你至少可以阅读他的作品——《13年2个月23天11个小时的环球旅行记》。正如《卫报》的书评所说:“我们很庆幸有路易斯这样的人,也很需要这样的人,他们会一直存在,并将永远存在。听闻他们的故事会让我们心情愉悦。”

13年的旅途中,他曾被汽车撞成双腿骨折,遇到过鳄鱼袭击,被怀疑为间谍,也曾因为费用问题被迫中断旅行。但最终路易斯还是克服了种种不可能:他从英国东南部出发,穿越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大西洋、加勒比海、美国、太平洋、中国、印度、喜马拉雅山、印度洋、阿拉伯、非洲,最后回到欧洲。 □张晓荣

上篇:广告
下篇:用心感受清明背后的文化韵味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7/4/20170406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7-04/06/17574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