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昔日,铜川因煤而生、先矿后市,一业独大的发展模式,给这座城市“毁了容、伤了元气”,曾被媒体称为“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今日——

“铜川籍”朱鹮见证“煤城”转型

2023年09月18日

“对铜川来讲,转型发展是铜川追赶超越的现实作为和担当,转型走在全国67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前列,就是我们追赶超越的目标。”4月19日,在“迎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奋力‘追赶超越’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铜川市委书记郭大为发出铿锵有力的话语。

铜川因煤而生、先矿后市,建国以来累计为国家贡献6亿多吨煤炭、2亿多吨水泥。但一业独大的发展模式,给这座城市“毁了容、伤了元气”,曾被媒体称为“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从上世纪90年代起,该市把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作为工作主线,推进产业、城市、社会、体制机制全面转型,在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绩效考核中均获得优秀格次。

特别是在省委作出追赶超越的部署后,该市在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了追赶超越、转型发展的工作主线,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追赶超越五个扎实的决定》和实施追赶超越《行动方案》,奋力在全省市区中争先进位。

产业转型是核心 坚持不放弃不走回头路

传统产业走上循环化发展的新跑道。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被确定为全国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煤电铝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闭合,为航汽铝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园区一揽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以再造一个铜川工业。因此,铜川被命名为“中国循环经济十佳绿色发展城市”。

铜川处处有文化,遍地是故事,是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书法家柳公权、史学家令狐德棻和北宋山水画家范宽、西晋哲学家傅玄的故里。红色革命、绿色养生、青色陶瓷、金色佛教、黑色煤炭“五色文化”特色鲜明。该市以文化为突破口,坚持文旅融合发展,与陕文投、陕煤化合作推进全域旅游开发。

同时坚持“政府加强引导、基础设施配套、强化招商选资、组团协调推进”的思路,着力构建“三区、八带、五组团”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周陵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被列入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产业步入多元化。

城市转型是关键 强基础优环境拓功能

西铜高速、铜旬高速全线通车;210国道改扩建工程缩短了南北市区交通时间;森林覆盖率46.5%,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今年计划造林12万亩,启动了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控烟、减煤、抑尘、增绿多措并举治污降霾;累计野化放飞朱鹮62只,繁育出“铜川籍”朱鹮30只…… (下转二版)

上篇: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
下篇:陕西首场追赶超越新闻发布会举行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7-04/20/17622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