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吕斌 付明明)近年来,安康国地税部门以落实《国地税合作规范》为契机,全市13个县区局通过联合共建和互相进驻政府政务中心的方式全部实现了联合办税。为进一步深化国地税合作,充分发挥联合办税在提高办税效率、堵塞管理漏洞、促进收入增长方面的效能,安康市国地税部门以“互联网+税务”为助力,集聚资源优势,共筑信息安全“铜墙铁壁”,为联合办税工作“保驾护航”。
他们建立健全联合办税信息网络安全领导机制,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数量、分布情况入手,摸清家底,认清风险,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工作责任,强化风险防范,把住信息安全的第一道关口。
同时结合国地税信息网络建设现状,对机房管理、网络安全、服务器及终端使用、应用软件等相关工作规范进行标准化设定。同时将网络安全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切实将责任细化落实到具体部门、岗位和个人,做到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日常操作行为有效规范,为联合办税保驾护航。
并强化权限管理,安装信息设备“安全阀”。所有联合办税计算机设备均安装桌面准入管理系统、防病毒等软件并实行实名制管理。为确保信息互通安全,只对特定IP段计算机开通登陆国地税办税系统权限,配置访问控制策略和CA控制办法,联合办税计算机只可访问金三、防伪税控等工作必须的应用系统,不可连接内网其它IP地址,切实杜绝违规外联现象发生。
同时,开展交叉检查,筑牢安全管理“防火墙”。国地税信息技术部门定期对网络设备运行、用电线路安全开展交叉检查,全面排查金三及其他应用系统和网络设备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市县所三级建立横向联动、纵向互动的信息交流反馈和纠错机制,针对发现问题即查即改。
他们还深度沟通融合,共建信息网络“高速路”。结合国地税合作规范(3.0版)合作事项,通过国地税合作联席会议和日常信息沟通,在国地税信息网络安全方面达成共识,联合下发信息安全合作事项和联合办税信息安全管理规范,规范人员管理、终端管理、网络接入、应用系统等安全管理事项,确保国地税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通过联合进行信息安全管理,有效防范了网络安全事故发生,提高了办税效率,有力促进了税收收入增长。据统计,今年1—3月,安康国税部门共代征地税税费收入1487.83万元,地税部门共代征国税收入1290.3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