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声
柳
柳,落叶乔木或灌木,耐旱植物,多生长于北方广袤地区,南方热带很少见。民间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谚语,说明柳之生命力的旺盛。柳是北方的风景树,长安八景之一的“灞柳风雪”曾经醉倒过历代无数文人雅士,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咏柳诗篇。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公元695—744)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柳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想象新奇,极其生动地歌咏了初春柳树新长叶的优美姿态,堪称是咏柳绝章。
柳叶可食。当早春来临,天气渐暖,丹江河堤边一河两岸的柳树刚刚萌出一勺指柳叶的时候,家乡人涌向河堤,将其采摘回来,以开水焯了,凉水浸泡一夜,就是农家人窝浆水的菜肴。柳叶菜吃起来绵绵,嚼起来油油,是困荒年月的极好野蔬。说起吃柳叶,家乡还流传着一段动人的传说:说是有一年观音菩萨去西天赴宴,途经商州上空,被丹江两岸的桃红柳绿所陶醉,于是她收了祥云,摇身变一老妪下界观景。途中恰遇一群村姑个个挎着盛满柳叶的竹篮,遂问:“采柳叶做何用呀?”村姑们答:“做菜吃呀!”观音随手从一村姑竹篮里捏了几枚柳叶尝尝,只觉味似黄连,难以下咽。于是好心肠的观音便教给她们将柳叶变甜的法子。
据科学家测定,柳叶中含有一定量的碘元素,常吃对人体有益。长期缺碘可使人患甲状腺肿大(碘缺乏病,俗称瘿瓜瓜)。然而在我的家乡,从未见过患甲状腺肿大的病人,我想其中缘由恐怕与家乡人常食柳叶菜有关。除了柳叶,还有柳花、柳絮、柳枝、柳根、柳眉、柳白皮都是治病的良药。
多栽些柳吧,让它既美化环境,又为人类健康服务。
水芹
水芹,又名水芹菜。我的家乡人叫它水渠菜。因它多生长在水渠旁、溪水边,故名。
春天的时候,我们常常挎了竹篮,又拿着铁铲儿,去水渠畔寻那野菜。脚步未及水渠岸,惊得水渠边的青蛙扑通扑通四处乱跳,溅飞一渠的水花,弄湿了我们的裤脚和鞋袜。别看我们人小,但个个手脚麻利,一会儿功夫便挑满了一篮子水芹。于流水中淘净泥沙,将篮子放于路边,趁间隙,去草丛捉蛐蛐儿,或一块儿玩“转牛窝”的游戏。
水芹最适宜窝浆水菜。春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那时粮食紧缺得要命,父老乡亲凭着那不起眼的水芹菜佐以清汤寡水和糠皮勉强度日期。
水芹菜不仅可食,而且全株入药,含挥发油、水芹素、多种游离氨基酸等。味甘辛、性凉。具有解毒、益肺利湿的功能。
久居城市之后,再也吃不上家乡的水芹菜了。于是,我曾三番五次捎书带信,要三弟给我寻一篮子水芹菜送来。三弟在电话里说,“现在日子好过了,一年四季时鲜蔬菜都吃不退,谁还稀罕吃水芹菜?你大概是让大鱼大肉吃腻烦了。”我说,“你说的也是,也不是。哥是吃野菜长大的,童年时水芹菜曾救过我的命。我想吃水芹菜只是一种怀旧心理,说明哥的根永远在家乡,没有忘本。”于是,弟弟便托侄儿去我昔日挑水芹菜的地方,弄回一筐嫩闪闪、水灵灵的水芹菜,骑“电驴”送到我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