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莲湖区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八年来有着这样的记录:帮扶助困2965户,5869人次,培训人员1738人次,金秋助学帮扶636户,助学人次717人次,医疗救助帮扶困难家庭250户,救助271人次。这些数字里凝聚着援助中心工作人员肖君的默默耕耘。
2009年肖君被选调到莲湖区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工作,从此她担负起困难职工、劳模的各项帮扶和日常管理工作,多年来肖君用爱心与真诚关注着莲湖区2000多名困难职工和192名各级劳模,为他们解决就业、就医和子女入学等生活难题,倾心尽力为困难职工解难题、办实事、送温暖。
为了尽快胜任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工作,她积极学习帮扶方面相关制度及法律法规,努力提高业务知识和思想水平,她在日常的接访和家访中热情、友爱、耐心,甘当困难职工的代言人,因此和许多困难职工结下了胜似亲戚的感情。
肖君在帮扶工作中发现,一些下岗的困难户,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被纳入“低保”救助,在看病、子女上学等方面得不到照顾,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她多次积极协调上级组织、民政、教育、慈善等部门,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尽力为困难职工解决燃眉之急。
省级劳模魏秀萍,现年71岁,是宋庆龄育儿中心的一名退休教师,魏秀萍身患肝硬化等多种疾病,每天以服用药物维持,老伴早年病故,子女又下岗失业,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一度无力支付住院费。正在休假的肖君知道这些情况后,主动放弃休假赶到医院用自己的钱为魏秀萍垫付了医疗费,使其治疗没有受到影响。她又与莲湖区慈善协会取得联系争取救助,为魏秀萍争取到了5000元善款,魏秀萍康复后满怀深情给莲湖区总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送来了一面绣着“娘家是亲人,工会是靠山”的锦旗。
在帮扶活动中,肖君除了接待求助,还主动寻求帮助对象,主动深入困难群众家庭,始终做到老弱病残户必访必帮,下岗失业户必访必帮,有问题有困难户必访必帮,让群众从内心深处感到满意。莲湖区交通二运司职工安红雨,每月工资不足千元,女儿患先天性残疾治疗花费近17万元。妻子又查出患有肿瘤、他本人小病不断,经常为医药费发愁,作为一家之主的安红雨对生活感到绝望,肖君总是打电话和他谈心,对其进行开导,并连续两年为其办理了定期救助,第一时间送去了工会的温暖。
输“血”型帮扶,资金有限,而造“血”型帮扶却能帮助困难职工走出困境。在实际工作中,肖君发现,一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劳动技能单一的“4050”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上的各类招聘会、劳动力交流会经常将他们拒之门外。
面对求职者一双双充满期待而又无奈的目光,肖君深感责任重大。她充分利用市工会系统及区技能培训学校的优势,加强对困难职工、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让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增强就业技能。近年来,经她介绍就有1738名下岗失业人员参加了创业、电脑、中医保健按摩、编织、烹饪、糕点制作等技能培训。同时加大了对职业介绍的力度,与有关单位加强用工信息的交流,实现信息共享。她还不定期组织困难职工、农民工参加各种招聘会,邀请辖区超市、物业公司、保险公司参加现场招聘,为劳资双方搭建平台,缓解了困难群体的就业压力,帮助更多的困难职工、农民工实现造“血”。
“帮扶之路还很长,只要我扎扎实实一点一滴去做,真心实意去想,我们的弱势群体,会越来越少。”肖君充满信心地说。她由衷地希望,困难职工能通过这些帮扶,彻底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的生活。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