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我一辈子的亲人!”

——西安交大二附院工会干部王建扶贫小记

2023年09月18日

“进门后忙里忙外,连一口水都没喝就要离开,让我心里挺难受的!”看着王建走远,81岁的陈次礼站在院子的坝坎上,满脸憋得通红,几乎喊出:“王书记,你是我一辈子的亲人!”

4月7日下午,王建抽空来到陈次礼家,一是告诉老夫妻很快可以住进集中安置点的新房。二是看看他家里的柴火用完没。

每两周,王建都会来到老人家中,询问他们的生活和身体状况,并帮着干些活。

在安康市平利县洛河镇水坪村,干部群众都非常熟悉这位来自西安交大二附院的工会副主席、驻村第一书记王建。

当了30年村党支部书记的陈贵哲说:“他是群众的贴心人,是优秀的扶贫干部。”

让村民佩服的“城里人”

今年35岁的杨光成,是全家五口中唯一的劳力,他家曾经在村里“穷”出了名。

如今,一家人从山坡上搬到了村委会旁边的集中安置点。在两层高的新房里,记者看到,沙发、电视、洗衣机……一样不少,卧室不仅有衣橱还有席梦思床垫,在自来水冲便的卫生间还安装了电热水器,厨房也安装了抽油烟机、换气扇。

记者在村里看到,全村165个贫困户的房顶上都有个“锅”——卫星电视接收器。原来,这是在王建的努力争取下,省广播电视部门给村民免费安装的。

杨光成高兴地说:“现在住得好了,吃得饱了,还能享受精神生活。”

村民的精神生活不仅是看上了卫星电视,在村委会门前还有标准化篮球场和群众文化活动广场。在广场上,有两个乒乓球案子,花坛旁还有腰背按摩器、太极揉推器、登力器等十几个健身器材。

水坪村方圆36平方公里,相当于三个西安明城墙内的面积。全村346户1182人,贫困户165户359人,分布在四条大沟中,大部分村民居住在半山腰甚至山顶。

为了尽快熟悉村情,从进村的那一天开始,王建就利用晚上、下雨天,和村里的党员干部以及扶贫队员商讨脱贫工作,而晴天则深入村民家了解情况。

经过深入调查和认真思考,王建和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按照“支部+X+贫困户”的党建促精准扶贫思路,确定了“支部+电商+贫困户”“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支部+搬迁+贫困户”“支部+产业大户+贫困户”等一系列扶贫攻坚工作措施;按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抓好“三会一课”,建立形成了镇、村、交大二院工作队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围绕安全住房、基础建设、产业发展、教育卫生、劳务输出、技能培训等在全村开展脱贫工作。

不到一年时间,水坪大桥变宽了、陈家院子的大桥建成了、原老乡政府大桥建成了、水利沟的道路建成了、小岔的产业路开工建设了、原三官殿的产业路完工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期完工。还有,安置村民“交钥匙”工程的一幢幢小楼建起了、水坪村的服务中心建成了、村上的互联网淘宝商店开业了、农副产品合作社成立了……此外,开发老山茶、大型放养猪基地等多个经济产业项目正在建设。

看到村里一天天的变化,再看到王建从“小白脸”变成了“黑包公”,群众打心眼里佩服这个城里人。 (下转二版)

王建背王家栋老人下山就医

上篇:莲湖区总出台《意见》 行政事业单位困难职工可获临时救助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7/4/20170426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7-04/26/17637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