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杨凌示范区成立20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已从昔日的关中小镇嬗变为一个在海内颇具影响力的“农科新城”

杨凌 争当全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领跑者”

2023年09月18日

“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在更高层次上发挥杨凌示范区作用’。为我们深入扎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注入了新的动力。”4月27日,在我省举行的“迎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奋力追赶超越’”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杨凌示范区工委书记郭社荣介绍了该区追赶超越的有关情况。

杨凌示范区成立20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紧紧围绕现代农业示范和经济社会发展“两项使命”,已从昔日的关中小镇嬗变为一个在海内颇具影响力的“农科新城”。

在农业科技创新上追赶超越 “西农979”累计推广种植近亿亩

发起成立“121”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全国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两个联盟”、“第六产业”研究中心、中美食品安全研究中心等60多个创新平台。

2016年,杨凌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5.6%,进入全国先进地区行列;累计审(认)定动植物新品种150个以上,小麦新品种“西农979”累计推广种植近亿亩,玉米新品种“陕单609”实现了我省玉米育种的新突破。

目前,“杨凌农科”品牌价值测评为661.9亿元,居全国区域品牌第二。

在扩大示范推广效应上追赶超越 为各省区培训农民36万人次

累计在18个省(区)建成示范推广基地277个,年均推广效益160亿元以上、推广面积超过6000万亩。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建立了实时连接15省区的远程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实现了“专家不出门、技术送田间”。

围绕破解“未来谁种地”问题,累计为全国各省区培训农民36万人次,探索建立全国独有的农民技术职称评审标准体系。

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上追赶超越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利用科技、信息、金融等要素资源“武装农业”,大力发展第六产业,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体系。

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发展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73个、联合社8个、家庭农场66个、现代农庄30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有效带动2万多农户“组团”发展农业产业。

以改变农业生产方式为目标,大力发展以农业电商、农业物联网为重点的“智慧农业”。现在动动手机就能“遥控”种地,农业实现了“环境可测、生产可控、质量可溯”。

在提升国际影响力上追赶超越 同60多个国家建立合作关系

坚持“引进来”、“走出去”两条腿走路,已同6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了农业科技与产业合作关系。

一方面,通过搭平台、建项目,加快“走出去”步伐,启动建设了中哈、中吉、中美、中荷、中澳等8个国际农业合作园区。另一方面,加大“引进来”力度,先后引进美国嘉吉、法国萨诺、阿根廷凯茂集团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杨凌。

在提升发展水平上追赶超越 高标准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围绕涉农工业战略高地建设,通过抓招商、上项目,促投资,稳增长。“十二五”期间,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农业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实现量质齐升。

围绕提升城乡居民幸福感,以9000元为基准线,高标准打好精准脱贫脱困攻坚战;基础教育一举扭转落后局面,2016年高考二本以上上线率居全省第一;农村幸福院实现村村全覆盖;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通过验收。一份份民生账单的兑现,为老百姓带来满满的获得感。

上篇:陕西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省劳动模范大会今日召开
下篇:西安召开庆“五一”暨表彰大会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7/4/20170428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7-04/28/17643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