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超越是非常之事,必须行非常之功。我们将自觉提高站位、强化担当,拿出赳赳老秦的拼劲和韧劲,紧盯目标干、用心用智干、撸起袖子干、团结协作干,奋力谱写咸阳爬坡过坎、追赶超越的新篇章。”
在“迎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奋力‘追赶超越’”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咸阳市委书记岳亮介绍了该市在爬坡过坎、追赶超越的进程中,着力做好4篇大文章。
扭住第一要务 做好转型升级大文章
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总钥匙”,咸阳市把加快发展作为爬坡过坎、追赶超越的主基调,树立“精准意识”“门槛意识”和“选商思维”,围绕咸阳市重大优势产业推进精准招商强链造链,为追赶超越集聚强大势能。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精心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下功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关停和淘汰了一批煤炭、水泥等产能,推动纺织企业退城入园、浴火重生,进一步提升了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聚焦动能切换 做好改革创新大文章
改革是爬坡过坎的强大动力,开放是追赶超越的必然要求,创新是后来居上的根本之策。咸阳市推动改革、开放、创新三箭齐发,以超常规举措激发活力、赢得主动。坚持向改革要红利,围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努力以改革“一子落”实现发展“满盘活”。坚持向开放要空间,实施向西开放、双向开放和全面开放战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坚持向创新要活力,统筹大西安区域优质科教资源,明确提出推进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产业创新、金融创新、环境创新“五个创新”,广泛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造、推动创业的浓厚氛围,努力使一切创新活力在咸阳得到充分涌流。
立足公平公正 做好改善民生大文章
咸阳市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抓好“两个80%”民生政策落实,每年投资100亿元为群众办好30件惠民便民实事,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用心用情用智系紧扣牢民生“安全带”。坚持把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公共产品,以系统思维推进山水林田湖一体化治理,坚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崇德包容、尚法创新”城市品质,做实“大秦故都、德善咸阳”城市品牌。在脱贫攻坚方面,2015年底咸阳有建档立卡贫困群众30.53万人,通过一年多的努力,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部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下一步,咸阳市将严格落实中央“六个精准”和省委“十条铁规”,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按照5个时间节点,遵循客观规律,注重远近结合,用好“八个一批”政策措施,确保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掉一人。
着眼风清气正 做好从严治党大文章
实现追赶超越,咸阳市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好干部标准选贤任能,大力弘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作风,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汇聚人心思齐、人心思进的正能量,为追赶超越提供坚强保障。咸阳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若干措施》,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巩固和发展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他们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纪律作风大整顿、发展环境大优化活动,进一步提振了广大党员干部追赶超越的精气神。
本报记者 鲜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