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吴纯礼 付明明)安康市地税局于日前全面启动县(区)局数据管税示范单位创建工作,要求12个征管单位在高擎改革大旗、全员创建数据管税示范单位中,要有“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英雄气概和“会当击水三千尺,自信人生二百年”的磅礴豪情,迅速掀起“县(区)局数据管税示范单位”创建热潮,对标开展“五比五看”竞赛活动:
一是涉税数据采集“比数量看质量”。各单位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依托市级数据资源库的基础上,借助市局技术支持,针对税源税种管理、风险指标模型建设、风险应对、数据质量治理工作需要,重点开展第三方数据交换、依职权数据采集、纳税人个性化信息采集、风险应对过程的二次采集等工作,适时进行数据的修正和补录工作。涉税数据采集既重数量更重质量。
二是数据质量治理“比时效看成效”。数据质量是数据管理的生命线。遵循“谁主管、谁负责;谁采集、谁负责;谁加工、谁负责”的原则,从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审计等方面全面加强数据质量治理。数据质量治理既注重完成数据质量任务的时效性,更注重数据质量治理的成效性。
三是税收风险应对“比贡献看规范”。全面加强风险应对的执法规范性管理,严格遵守工作流程,规范税务文书应用,准确执行税收法规,制定税收风险应对过程监控与应对结果相结合的考核管理办法,着力提升风险应对质效。税收风险应对既注重风险应对成效的贡献情况,更注重税收风险应对过程的规范性。
四是税种数据管理“比机制看落实”。全面加强分税种数据管税,认真贯彻落实《综述》分税种管理要求,建立和完善分税种数据管税机制,制定税种数据管税落实方案,通过加强分税种明细申报、分税种数据采集、分税种风险管理等工作,突出税种管理的重要地位,提高税种管理质效,确保省市局分税种数据管税工作方案在本单位落地。
五是数据管税平台“比推广看应用”。管税平台深化应用既注重各应用系统的安装使用,更注重平台的登录使用。全面深入应用平台各子系统,根据数据管税平台应用情况,对平台中存在的问题、优化内容及时提出完善建议,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及中层领导登录使用率达到95%以上,全员登录使用率达到90%以上,税企交互客户端安装比例达到企业纳税人正常户的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