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向性、根本性和全局性重大问题。国有企业是我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做好国有企业产业工人队伍的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一、当前国有企业产业工人队伍主流意识形态积极向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经济增长稳居世界前列,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焕然一新,特别是随着国企改革步伐加快,国有企业产业调整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更加务实高效,增长速度和发展质量同步提升,为企业进一步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蓄积了强大势能。在这一大背景下,国有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参与改革、奉献发展的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步伐加快,产业工人队伍,特别是80后、90后产业工人队伍逐步成为中坚力量,他们在创新和变革中迅速适应、调整和定位自身角色,业务素质、创新意识、维权意识明显提升,参与感、获得感、自豪感不断提升。可以说,当前国有企业产业工人队伍的思想阵地更加坚固,总体保持了积极向上的良好势头。
二、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原因
当前,虽然国有企业产业工人队伍主流意识形态积极向上,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外因分析:一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多元复杂的利益格局现实诉求折射在心理层面,容易产生极端思想和负面情绪,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一定冲击;二是新媒体迅速发展,监管难度增加,虚假信息借机迅速传播,对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形成强势冲击;三是西方价值观和错误思潮的渗透见缝插针,从未停息。从内因分析:一是当前社会各个阶层意识形态教育引导的分类性、实践性研究不充分,对新时期国有企业产业工人群体的意识形态教育引导缺乏针对性、有效性;二是主流意识形态引导教育的研判预判不够,敏感性不足,常常处于被动救火状态;三是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引导的方式方法相对单一,导致一些非主流意识形态迅速滋生蔓延,抢占宣传阵地;四是国有企业政工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政工人员边缘化的问题、理论素质不高的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尽快解决。
三、做好国有企业产业工人意识形态教育引导的思路和措施
当前,做好国有企业产业工人意识形态教育引导意义重大。要始终按照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把好政治方向,确保国有企业产业工人意识形态积极向上,为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思想基础和舆论环境。
一是要强化理论研究,保持理论清醒和实践自觉。国有企业政工干部要树立“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思想和信念,首先自身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充分学懂吃透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内涵和实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理直气壮地亮身份、明立场、表态度,敢于与一些错误思想和极端思潮作斗争、讲道理、论事实。二是要主动发声,用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企业政工干部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意识,守好和扩大舆论宣传阵地,让主流思想不断壮大影响力。要始终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改制等中心工作,主动研究和参与一些热点问题和改革难点,始终关注和掌握绝大多数产业工人队伍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主动讲好政策、做好宣传、精准引导、积极动员,凝聚共识。要充分发挥好国有企业党群、宣传、工会、共青团、统战等部门的职能和优势,充分用好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的宣传媒体,用主题活动凝聚发展共识,传播正能量。三是要高度重视,落实企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工作没有真空地带,国有企业产业工人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应引起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国企党建会上,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提出了“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20字要求,对党忠诚是基本要求。因此,国有企业党委要切实负起责任,要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提高政治敏锐性,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国有企业政工干部要担负重任,对一些涉及原则性、导向性问题,要敢抓敢管、会抓会管,逐步形成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工作的常态化机制。
(杨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