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山
这条小径其实是没有名字的,因尽头是澽水河,姑且叫她澽水小径吧。是这条小径,让我思考人生、迸发灵感、享受美味。
踏上这条小径已有四个多年头了,不管是清晨锻炼、还是午后散步,总能闻到泥土的气息,绿草的味道,也算是接地气。走在小径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所在企业的沧桑,感悟这里当年的繁华,两千多人中肯定有不少人像我一样,也曾踏上过这条小径,对这里饱含着感情,充满了眷恋,心里难免有些不舍。
春暖花开,小径两旁莺飞草长,小麦拔节直往上窜,各色花竞艳。最喜人的当属那几片油菜花了,她们将大地打扮得犹如打翻了颜料盒,正如“澽水西岸遍地黄,扑面心脾油菜香”。没过几天,另一片园子里的桃花也含苞待放,春风拂过,一朵朵都已迫不及待地缀满枝头,与不远处的油菜花红黄搭配。远远望去,大地如染色一般。灼灼桃花还没欣赏够,就开始枯败,一周多的时间,小小毛桃争相长大;再看那边,油菜花依旧绽放,只是根茎下面已经鼓起种子,让人不由惊叹这大自然的季节更替变化。
令人叫好的除了花香,还有大地母亲无私奉献给我们的美味。那一丛丛野菜,不仅点缀了畦畔、还回馈着清香。荠荠菜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率真地露出了笑脸,悄无声息的生长着。一场春雨过后,绿油油的。我持着小铲刀,遍地搜寻,不一会功夫,已经满满一筐,与同样鲜嫩的小葱或者韭菜搅拌,香喷喷的荠荠菜饺子就上桌了。虽然家人一直说没什么野菜味,也找不见童年的感觉,却一个个直喊有些撑了。剩下的荠荠菜,用热油一浇,稍作调制就成为春天里一道新鲜的佳肴。没过几天,刺蓟从土壤中挤破头皮撑了出来,经过春雨的滋润,扎堆疯长,人们再不掐点就会长老了。用那些茎叶和面、浇汁,一道馋人的刺蓟面入肚了。
小径两旁,勤劳的人们各自忙碌着。大地并没有停止她的恩惠,一茬又一茬地向我们敞开无比宽阔的胸怀。好似有一种无形的约定,这些野菜并不是一股脑儿同时爬出土壤,而是有规律性的渐次生长,润泽着人们的味蕾。这不,蒲公英已经按耐不住,唯恐落后,花骨朵已经成型,微微绽开,提醒人们要是不及时采挖,就要随风飘散了。带有花蕾的蒲公英最合适,或洗净晒干慢慢泡茶喝,品尝青涩的甘苦,感受生活的甜蜜。或在村民挖过的菜地里,拔几棵小葱、割几撮韭菜、几根芫荽,凉拌在一起,不失为下酒的看家菜了。
美味归美味,但千万不可贪婪,切不可挖干铲净,留些种子,让她们随风飘舞,在明年孕育新的生命吧。
当然,小径两旁算是水浇地,是不会有什么白蒿(茵陈)、苜蓿之类的,但要随意掐点花椒叶、枸杞芽、构树穗那还是很轻松的。你看那片空地,灰灰菜已经可以采食,趁着春意、迎着春风,莫辜负了这生机盎然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