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一个典型、一个党员示范岗、一个党务示范岗、建立党员六个责任区。”这是延长油田旬邑勘探开发项目指挥部在深入推进党建文化管理工程中,站在提素质、育新人的高度,精施策、巧出牌,倾心打造的“1116”特色党建工程的具体内容。
如今,指挥部党支部的12名党员每人都身带指标,承担着六个责任区其中“一”方面的共建责任,一大批职工正在责任区党员的引领、培训、帮带、教化中,逐步成长为指挥部里的能手、标兵、状元、实干家、积极分子……职工们说,“1116”工程,人人参与其中,真正给了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实惠!
旬151注水站注采工赵全文是一名劳务派遣工,爱动脑子的他在油井管理中每遇到困难和问题,总要问出无数个“为什么”、“咋解决”。几年来,在他手里不出井场解决的问题屡见不鲜,职工们亲切地喊他为“赵能人”。旬邑指挥部成立以来,关于科学技术成果、创造、发明、专利至今还是一纸空白,在六个责任区共建中,指挥部指挥、党支部书记胡西山把旬151注水站划定为自己的责任区,把赵全文确定为“一名岗位技术能手”共建对象。
“你还年轻,对自己的发展、成长一定要有一个定位,只是‘能人’还很不够,一定要在技术领域出专利、出成果。”责任区共建活动开展以来,胡西山经常到旬151注水站和职工们谈心,和赵全文面对面交流思想,激励他填补指挥部科技成果、发明专利的“空白”。胡西山还精心帮助赵全文确定攻关课题,并全过程给予倾心指导。近日,由赵全文主导的《配合油田抽油机和柴油机启动运行的离合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胡西山第一时间向赵全文表示祝贺,并表示给予他专利申报费用的适当“补贴”。“太高兴了!这一份成果凝结着胡书记对我太多的鼓励和指导,我一定要做名副其实的岗位技术能手!”手捧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签发的专利证书,赵全文感慨地说。
当下,在仅仅拥有70余名职工的旬邑勘探开发项目指挥部,旬平1井、技术组、土地组、安环组、项目组等井站和职能工作组,都建立了像旬151注水站相同的共建责任区和共建对象。
如何真正让党建文化管理工程落地,使它在生产经营中发挥提升职工素养、提升管理水平的职能,党支部副书记宗世东认为,一定要建立活动载体,一定要让企业和员工实现“双赢”。
□通讯员 张峰 袁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