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前,沟通办税事项。纳税时,实行首位负责制。纳税后,相关材料补缴可通过快递实现。”今年以来,西安市灞桥区地税局在全市地税系统率先落实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提出的“当好店小二”,让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目标,取得一定成效。
今年年初,西安市地税局“最多跑一次”行政审批改革会议结束后,3月21日,灞桥区地税局率先采取措施,将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与税法宣传月和作风整顿、行政效能建设活动相结合,进一步优化服务,提升办事效率,助力全市实现“追赶超越”总体目标。
截止目前,该局服务厅所受理的51项“最多跑一次”业务都能顺利地为纳税人办理完成,实现了纳税人报送资料减少30%,办税环节再压缩40%,综合办税成本下降了50%。工作效果得到省市局的一致肯定。
网络办税是实现“最多跑一次”的前提
灞桥区地税局办税服务厅主任陶园婷介绍说,为了确保第一批51项“最多跑一次”项目清单贯彻落实,该局服务大厅15名税务干部变压力为动力,对51项业务进行深入学习,结合《全国纳税服务规范3.0版》及《金税三期征管业务操作规范》要求,逐条逐项整理、研究、学习,并对生疏业务进行重点操作。为此,该局还整理制定出厚度达两公分的《灞桥办税服务厅“最多跑一次”业务操作规范》等各项规范。
“运用好金税三期纳税人网上报税系统(简称“金三”),是实现‘最多跑一次’承诺的前提。”陶园婷说,接到任务后,大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学习“金三”操作,交流快捷操作技巧,办税速度得到大幅提升,正常办税长度缩短至五分钟。
同时,他们积极推进网上办税为主、自助和上门办税为辅,实体办税兜底的模式。通过媒体宣传、导税推荐、亲身演示、电话沟通等形式,多措并举引导纳税人使用“电子税务局”办理业务,实现了网络快跑、纳税人少跑的办税模式。
沟通是实现“最多跑一次”的保证
今年四月份,该局发现不少纳税人搞不清自然人和非自然人房屋纳税是去地税部门还是到房地产交易中心办理,导致跑冤枉路现象。该局及时组织税务干部整理相关规范,并通过灞桥区政府网站公示,此后,城六区(不包括高新区)非自然人办理“房屋买卖纳税、房屋赠予纳税、房屋继承纳税、房屋分析纳税”等四项业务时,便知道需要到房屋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而自然人所实际的业务则需到西安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缴纳。
扎堆出现的疑惑,通过公示等方式解决。而冷门业务,办理几率较小的业务,则需要前提无障碍沟通。
无障碍沟通是实现“最多跑一次”承诺的保证。该局通过各种平台、二维码、QQ纳税群、纳税微博等多种渠道告知纳税人需要准备的资料以及各项事宜,尽量减少纳税人跑冤枉路。
目前,该局办税大厅业务量为6千余人次,他们碰到纳税人办税缺失一些非主要材料时,采取首问负责制,大胆尝试先办业务,后期补缴材料,甚至快递邮寄的办法灵活处理,基本杜绝了纳税人多跑路现象。
可以说,灞桥区地税局的尝试,只是西安市地税系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典型案例。今年以来,陕西省地税系统以追赶超越为引领,扎实推进“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加快打造多元便捷服务体系,全方位提升办税效率,方便纳税人。 本报记者 薛生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