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书到读时方恨“无”

2023年09月18日

□史飞翔

我从小喜爱读书,但却偏偏出生在一个几乎没有任何书香传承的家庭里。小的时候家里没有一本书,为了读书我常常是绞尽脑汁,当时不要说是书,就是报纸也难得一见。

记得有一年正月里我去走亲戚,不料在他家竟看到了报纸。那年月农村人每逢过年都要糊墙——就是用一张张报纸贴在土炕的墙上,我们称其为“墙围子”。显然我的那位亲戚并不富裕,从他家“墙围子”就可看出,常年烟熏火燎使贴在墙上的报纸已经起皱发黄。然而就是这样的穷亲戚,他在看到我扭着脖子(因为报纸是倒贴)脸几乎贴着墙去读上面那些像蚯蚓一样的文字的时候,他说:“娃啊,小心读坏了眼睛”,随即将报纸扯下送我,我至今铭记并心存感激。

我人生买的第一本书是《武松打虎》,遗憾的是这却是一段令我伤心的往事。大约是读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从一个小伙伴那借来了一本连环画——《武松打虎》,我还没来得及看,书就弄丢了。这位小伙伴拉着他母亲到我家里来让我赔书,我清楚的记得那是夏天的一个傍晚,劳累了一整天的父亲刚从地里回来,得知我弄丢书的情况后大怒,将我痛打了一顿。后来,我从书店买了本新书赔了人家。第一次买书竟然是给别人赔书,如今只要一想起这段往事,我都会几分伤心。

为买书我经常惹得家人不高兴。有一回,和妻子逛街,被路边旧书摊吸引。妻子尽管一催再催,我却依然难舍难分,等到我抱着一堆书站起身时,哪里还有妻的影子?“你那么爱书,干脆和书过日子去。”这是妻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不仅是妻子,岳母也多次说我“才挣几个钱,全买书了。”女儿学走路那会儿,我带她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书店。

书买的多了也就有了经验,我曾总结出“买书的三种境界”。第一个最好去处首选路边小书摊,这不是因为节约钱,而是有沙里淘金的惊喜,小摊买书就如同街边吃小吃一样,别有一番滋味;第二个好去处是小书店,因为书不多,往往能仔细浏览。买书最糟糕的地方就是书城、图书大厦这样的地方,出版商急功近利式的大批量生产,让书籍这种人类进步的阶梯,已完全沦丧为一种商品,毫无诗意可言。

现在,我苦恼的不是书而是读书的时间。即使工作再忙,有再多事情等着我,但我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去读书、买书。

(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陕西终南学社)

上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7/6/20170615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7-06/15/17239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