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资产焦虑:市场“好肉”难寻

2023年09月18日

□鲁畅 韩扬眉

受诸多因素影响,当前优质资产的供给小于需求,一些期待较高长期收益的普通投资者在“缺乏好的投资渠道”的环境下显得不知所措,部分人群资产焦虑心态开始凸显。

普通投资者的困扰:钱往哪放

中央设立雄安新区的消息让家住北京的曹鹤眼前一亮,手头攒了100多万元闲钱的他寻思,如果能在雄安投资一套房子,收益一定不错。但显然,在一系列“禁炒令”的高压之下,投机客只能另寻出路。“整个京津冀范围房地产调控越来越严,买房投资看来是走不通了。”曹鹤说。

与投资买房相似,国内股票市场也难以抚慰普通投资者的焦虑。近期,国内股票市场仍处于弱势调整期,在沪指一度跌破年线的背景下,为提振投资者情绪,重塑市场信心,监管层频频出手立规。

对于银行理财产品,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分析,银行3月末考核期已过,资金面偏紧情况有所缓解,预计未来一段时间银行理财收益率或将保持平稳振荡甚至小幅下滑的趋势,持续上升的可能性不大。

而随着近期银监会掀起金融风险整治风暴,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兴金融领域成为排查、整治的重中之重。目前P2P平台收益率正逐渐走向理性。网贷互联数据显示,2017年3月份P2P网贷平均综合年利率为8.08%,同比下降了1.73个百分点。在3月份的P2P行业报告里,全国24个地区有近15个地区平均综合利率下降。

哄抢优质资产,容易滋生泡沫

受访专业人士指出,实体经济是优质资产的主要来源,而实体经济是否蕴藏丰富的优质资产,主要取决于企业部门的投资回报率。从广发证券等机构发布的报告来看,2010年以来,我国实体经济整体投资回报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实体经济回报率波动较大甚至部分行业的投资回报率接近于零,企业违约风险增加。金融机构为了控制风险减少资金融出。”一位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从事配资业务的业务经理告诉笔者,在优质资产稀缺情况下,金融机构行为趋同,集体将资金投入风险较低的资产。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钱不知往哪儿放,是由于流动性资金过于聚集于金融领域。”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这种现象与基本经济规律和现实经济状态相矛盾。

“2016年中国居民收入增速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没有足够的收入,怎么反而对优质资产的需求越来越大呢?”赵锡军解释说,“这个需求是凭空产生的,购买优质资产的钱是借来的,即通过少量的资本金,不断地加杠杆、增加负债,从而形成了对金融产品和资产的需求。”

新湖期货研究所所长李强认为,当前的形势往往会引发宽松的财政环境和货币环境,流动性的增长容易导致本来就缺失的优质资产进一步被哄抢,甚至滋生泡沫。如果高估值后续没有对应实体经济复苏的跟进,泡沫就容易破灭,给经济带来严重冲击。

遏制投机炒作,提振实体经济

如何破解?赵锡军建议,金融领域的各个机构部门要加强监管,根据问题根源及其负面影响,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需求端要遏制高负债、加杠杆带来的不合理需求,化解已经形成的风险,消除违规炒作行为。”

长期来看,只有振兴实体经济、提高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部分人群资产焦虑的问题才可能逐步得以纾解。不少专家表示,当前应当将投资引导向有发展潜力、技术领先、商业创新的小企业股权市场。

李强认为,最终还是需要实体经济有自我修复能力,有可预见的盈利能力。“所以我们看到这两年来,宏观调控政策不再是简单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调整,而是增加了供给侧改革这样有针对性的深层次调整,以慢慢修复实体经济,化解供需失衡问题。”

上篇:没有了
下篇:规范竞争不能触碰法律红线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7-06/16/17241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