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段志虎:国际赛场显身手

2023年09月18日

去年8月23日至25日,第十届国际矿山救援技术竞赛在加拿大安大略省萨德伯里市举行,中国、加拿大、美国、俄罗斯等13个国家的27支代表队参赛。

赛场上,代表中国参赛的陕煤集团彬长救援中心救护队员段志虎奋勇争先,以29分的速度,夺得呼吸器席位操作第二名(银奖)。这是陕煤集团在国际矿山救援技术竞赛中首次获奖,是陕西煤炭系统在此项国际赛事中取得的最好成绩。这块奖牌的背后,凝结着段志虎多少汗水,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

出征萨德伯里

8月19日,经过13个小时的航程,段志虎等7人组成的陕煤集团代表队乘坐的国际航班,降落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来不及感受异国风光,一行人又乘坐大巴前往萨德伯里市。

此次竞赛,中国派出了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代表队、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代表队、贵州永贵能源公司代表队3支队伍参赛,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代表队是首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矿山救援技术竞赛。

今年初,陕煤集团接到组队参赛的任务后,集团领导高度重视参赛准备工作,从下属7支矿山应急救援队中层层选拔出7名矿山救护队员组成参赛队,在国家矿山救援铜川基地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赛前集训,为出国参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比赛靠的是实力,要想取得好成绩,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集训中,段志虎各项成绩优异且稳定,这得益于他平日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

孤军奋战摘银

8月23日,结束井下模拟救灾、井下灭火、医疗急救、理论等团体项目比赛之后,奖牌榜为零的中国代表团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了呼吸器席位操作个人项目比赛上。

呼吸器席位操作项目要求参赛队员进入一个只有裁判、翻译在场的封闭房间。选手要拆解呼吸器,判断出故障,处理后重新组装,然后再用校验仪进行校验。选手们在不知道故障类别和数量的情况下,不仅要排查处理所有预设故障,还必须在30分钟内完成。

按照竞赛组委会要求,本届赛事,呼吸器席位操作项目,每个队只允许派一名选手参赛。

“让谁上?”“段志虎。”领队教练异口同声,将机遇和挑战给了2011年、2013年和2015年连续三届获得陕煤化集团矿山救援技术竞赛呼吸器席位操作项目一等奖的段志虎。

国际比赛与国内比赛有很大的不同,国内呼吸器席位操作项目只是分解组装呼吸器,以快取胜;国际赛事是排除故障,不仅要快更要准,发现不了故障,速度再快,也不行。

“走进赛场,面对呼吸器,什么都不想了。解体、排查、处理、校验,一气呵成,只是感觉时间过得飞快。”回想比赛过程,段志虎紧皱的眉头下闪烁着坚毅的目光。“头带夹安装不到位、呼吸软管支撑圈缺件、消音滤芯缺件、排气阀片缺件、角形接头密封圈缺件……”当笔者问起他在比赛中都排查出哪些故障时,段志虎开口便答,如数家珍。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要趁年轻多努力。”段志虎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一名“80后”共产党员,他顽强拼搏、奋勇当先,在国际竞赛中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交出了一份无愧于青春的精彩答卷。

勤奋总有回报

在陕煤集团下属7个救护大队千余名救护队员中选拔7名参赛队员,真可谓百里挑一,段志虎何以技压群雄、层层过关?

2009年9月,结束5年部队生涯的段志虎,应聘到彬长救援中心工作。彬长救援中心是名扬陕西乃至全国煤炭系统的一支矿山救援劲旅。2015年,由段志虎等7名救护队员组成的陕煤集团代表队,在第十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中,夺得“团体优胜”二等奖、“医疗急救竞赛”项目一等奖、“个人全能”一等奖等。

成绩的背后,总是伴随着艰辛的付出。矿山救护工作是一项实战性很强的工作,救护地点在百米深处,当矿难发生时,矿工是逃生往外跑,矿山救护队员则要迎着困难向里冲。

对于一名优秀救护队员来说,不仅要有良好的体能和理论知识,还要有过硬的实际操作技术。体能锻炼的辛苦,段志虎很容易承受,部队给了他很好的底子。最大的难点在仪器操作和救援经验上。意识到自己与老队员之间的差距,段志虎的拼劲上来了。正常训练之外,为认真钻研各种救护仪器的使用、维修和保养方法,熟悉零部件的名称、性能,他对照书本反复研究,一遍遍实践操作,将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熟记于心。为了提高2秒速度,他几十遍甚至几百遍地反复拆装。勤奋总有回报,经过不懈努力,他不仅成为彬长救援中心拔尖的技术能手,还练就了一手绝活——呼吸器故障快速排查法。

正是有了这个独门绝技,段志虎才得以在国际赛场尽显虎威。 (弯桂清)

上篇:关于工会如何打造家文化的几点思考
下篇:钢城的“傻人”是最美的员工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7/6/20170620M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7-06/20/17253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