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人才是无价之宝”——在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的使命中,陕西工会积极担当、勇挑重担、不遗余力、敢于创新,使我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涌现出了“时代楷模”徐立平、“大国工匠”张新停等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高技能人才
今后,省总工会将进一步优化产业工会设置,创新“追赶超越建功立业”职业技能大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在积极响应省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中,奋力投入陕西追赶超越主战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2017年4月28日,在省劳模表彰大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为“大国工匠”、省劳模张新停等颁奖;
2016年8月29日,省长胡和平会见10名“三秦工匠”荣誉称号获得者;
2016年,在省总主席办公会上提出,陕西省职业技能大赛一类大赛第一名建议授予“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陕西工会在建设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工作中,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通过改革,使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保障产业工人地位的制度更加健全,产业工人合法权益进一步实现,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更加浓厚,为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打下了坚实基础。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涌现出了“时代楷模”徐立平等在全国“叫得响”的高技能人才
多年来,陕西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职工,创新工会工作,打造出了陕西省职工科技节和职业技能大赛两大工作品牌,同时通过开展“追赶超越”劳动竞赛、评选“三秦工匠”、创建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名师带徒等活动,使我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
目前,全省产业工人总数达863万余人,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年,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职工占总数的51.4%,拥有技术等级的产业工人达62万人,其中高级技师10212人。高技能人才主要分布在装备制造、航天、航空、兵器及能源化工等行业。
在多年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中,涌现出了“时代楷模”徐立平、“大国工匠”张新停、“大国工匠”李世峰等在全国“叫得响”的“顶尖”高技能人才。
“技能人才是无价之宝。”省总技协办主任喻伯兴深有感触地说,“徐立平等高技能人才是行业的翘楚,他们的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在生产中,他们创造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如长庆油田公司职工程少春发明的一款密封器,为企业带来10多亿元的效益。
“在全总和央视联合推出的大国工匠特别节目中,我省有5名高技能人才登台一展绝技。”省总一工作人员介绍说,“在登台的4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国工匠中,来自我省的人数独占鳌头,占了八分之一。”
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不仅要体现在荣誉上,还要落实到“钱袋子”上。来自西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具制造二分厂的“大国工匠”张新停自豪地说:“2013年下半年以来,我的薪酬待遇与公司副总一样,达到董事长年薪的40%。待遇好了,我的工作热情更高了。”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