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4日,西安首次启动机动车限行措施,到2017年2月16日,持续三个多月的过程中,根据雾霾情况,共限行57天。据统计,在执行机动车限行20%的时间中,平均每天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超过140吨,早高峰的车流量相较平时也下降了三成。
6月15日,笔者就“支不支持机动车限行常态化”的问题,在西安市部分街道随机采访。在东二环、碑林区太乙路、莲湖区的北大街分别随机采访30位市民,共计90人。其中,约五成的市民表示支持限号常态化。
不少市民支持限行常态化
6月15日早上8:00左右,开车上班的西安市民许欣已在碑林区太乙路上堵了15分钟。透过车窗,看着被塞满的车道,许欣无奈地说:“每天堵车,什么时候是个头。”
当被问及“是否支持机动车限行常态化”时,许欣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支持”。“去年年底实施限号的时候,我上班几乎一路畅通,日常拥堵路段也很少堵车。”支持限行常态化的不止许欣一个人。在该路段笔者随机采访了30位市民,其中有16位支持机动车限行常态化。
统计采访的90位市民中,支持限行常态化的约一半,不支持的占比约四分之一,其余持中立态度。
限行常态化将成趋势
“限行常态化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至少在早晚高峰期作用明显。”西安市碑林区交警支队工作人员刘警官说,“全国已有多个城市限行常态化,西安常态化限行也将成趋势。”
4月6日,西安市政府发布《西安市2017年铁腕治霾保卫蓝天工作实施方案及9个专项行动方案任务分解安排》。其中提到,积极探索机动车每天两个尾号常态化限行办法,制定西安市机动车尾号限行实施办法,组织专家论证和市民听证会议。
陕西省社科院著名社会学者、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呼吁,加快限行常态化的同时,还应培养市民绿色出行的意识,加快绿色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
(沙莎 王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