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从“驼铃古道”到“丝路高铁”

——宝兰高铁通车记

2023年09月15日

7月9日8时,随着首趟动车组列车——西安北至兰州西D2651次列车缓缓驶出西安北站,宝鸡至兰州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至此,几千年来从古丝绸之路起点西安,向西2300多公里一直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驼铃古道”,如今被“丝路高铁”取代。

用科技之力突破“盲肠”路段

在宝鸡火车站旁,一座“宝天铁路烈士纪念碑”静默矗立。这座纪念碑是1952年为了纪念修建陇海铁路宝鸡至天水段牺牲的56位烈士而建。

陇海铁路宝兰段是今天宝兰高铁的前身。其中,宝鸡至天水区间是整条铁路地质最复杂、环境最恶劣的一段。它所经过的秦陇山地坡陡沟深,南有涛涛渭河,北有悬崖峭壁,被称为陇海铁路的“盲肠”地段。

2012年宝兰高铁开始修建,同样的难题也困扰着新一代的铁路建设者。“宝兰高铁主要线路经过黄土湿陷性最强、滑坡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宝兰高铁项目设计总工程师郭俊奇说。

渭河特大桥全长2263.8米,先后跨越陇海铁路、207省道、麦甘公路等,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之一。其转体箱梁是西北地区铁路立交跨度最大、转体重量最重的桥梁转体工程。

为确保桥梁转体成功,中铁十二局建设者分别在两个墩承台内设置上下转盘,在下转盘施工中采用“分层浇筑”方案,并采用“分部吊装、逐层定位”方法,最终上万吨桥梁转体分毫不差。

用高速“动脉”打通丝路通道

6月17日,来自丝路沿线17个国家的留学生登上了西安开往兰州的动车,提前体验了乘坐宝兰高铁的舒适与便捷。

“以前我曾经从西安去兰州,普通火车大约要9个小时,高铁只要约3个小时,真是既快捷又方便。”坐在试运行高铁上的哈萨克斯坦留学生白帆,一边惊叹于“中国速度”,一边希望自己的祖国也能修建起高铁线路,提速发展。

进入新世纪,古丝绸之路沿线道路通行条件不断改善,公路率先进入高速时代,从西安到乌鲁木齐已经通过连霍高速实现了全程高速连接。

2013年,西安至宝鸡高铁开通运营。2014年,全长1776公里的兰新高铁开通运营。至此,西安与乌鲁木齐间的古丝路,仅剩宝鸡至兰州段尚未开通高铁。

如今,贯通的“丝路高铁”带来的是出行时间的大大缩短。西安与兰州间将从7个小时缩短到3个小时;兰州到北京由约17个小时缩短到8小时左右;兰州到上海由约23小时缩短到约9小时。

既是扶贫路,又是旅游路

通渭,终于“通”了!

地处黄土高原的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是甘肃最贫困的县之一,贫困面高达18.2%。过去这里最好的道路是一条二级公路。随着宝兰高铁的开通,通渭告别了不通火车的历史,通过高铁与北京、广州、杭州、长沙、武汉等大城市连在一起。

“今后在家门口就能坐高铁去广州了!”55岁的通渭人王亚东告诉笔者,他的儿子和女儿在广州工作,每年他和爱人都去广州过年,但路途的遥远、劳累让他们苦不堪言。

宝兰高铁开通后,每天停靠通渭的列车有18对。通渭县扶贫办主任王想雄说,通渭外出务工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每年有10万人次以上外出打工。高铁时代到来,通渭人外出打工方便多了!

宝兰高铁,既是一条扶贫路,又是一条旅游路。

通渭县旅游局工作人员闫生龙说,通渭有温泉、榜罗会议遗址等知名景点,游客集中在周边两百公里内,宝兰高铁让通渭与西宁、西安的时间从五六个小时缩短至两个小时,“一日游半径”扩大到五六百公里。

(齐中熙 石志勇 王衡 张斌)

宝兰高铁、陇海铁路交汇

李增辉 摄

上篇:宝兰高铁昨日开通运营
下篇:密织工会劳动保护网确保职工平安度夏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7/7/20170710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7-07/10/13860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