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瑞
午后应邀访友,喜遇—架紫藤,不由驻足。
紫藤开花了!
这就想起宗璞。宗璞当年写紫藤,形容说是“紫藤萝瀑布”。说这样的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深深浅浅的紫花,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每一朵紫花,都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而那一刻,天空并没有阳光,是紫藤和我在互相“挑逗”。
晚上归来,在案头,搜罗关于紫藤的记忆。
最早关于紫藤的记载,是在西晋。西晋有个叫嵇含的人,著有《南方草木状》,其中这样记述:“紫藤,叶细长,茎如竹根,极坚实。”紫藤是一古老植物,在中国可谓土生土长。如今陕西秦岭一带,就分布有许多紫藤的野生品种。嵇含的著作称《南方草木状》,其实在华北的许多地方,人们已在广泛栽种。后来,明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有紫藤的记载。
近代有一本植物学著作《花经》,作者是浙江奉化人黄岳渊、黄德邻父子。关于紫藤,这样记载:“紫藤缘木而上,条蔓纤结,与树连理,瞻彼屈曲蜿蜒之伏,有若蛟龙出没于波涛间。仲春开花。”其文笔之润泽,很有文学意味。
紫藤的历史古老,本身又很长寿,加上很有观赏性,民间一直喜欢栽植。过去的官宦之家、商贾之府、文士之庭、大户之宅,其庭院花园,常常都有紫藤身影。最常见的,植之使其攀架,久而成廊。或使其攀绕枯木,生枯木逢春意。成年的紫藤茎蔓蜿延,枝干屈曲,枝头开花繁多,串串花序悬挂于绿叶藤蔓之间,瘦长的荚果迎风摇曳,颇耐观赏。故而自古以来,紫藤成了文人及画家吟诵与创作的重要题材。
李白曾这样写紫藤:“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流美人。”形色兼备,简笔出神。此外,白居易也写紫藤:“惆怅春归留不得,紫藤花下渐黄昏。”还有岑参:“竹径厚苍苔,松门盘紫藤。”萧嵩:“夏叶开红药,馀花发紫藤。”李德裕:“遥闻碧潭上,春晚紫藤开”等等。明人王世贞有《紫藤花歌》诗:“蒙耳一架自成林,窈窕繁葩灼暮阴。南国红蕉将比貌,西陵松柏结同心。”林则徐有:“垂垂璎珞影交加,翠幄银幡护紫霞。难得国香成伴侣,素心晨夕与天涯。”都是写紫藤的。京城纪晓岚故居,其庭院一架闻名京城的古藤,枝繁花盛,相传为纪晓岚手植。老舍曾作有七绝诗,后二句为:“四座风香春几许,庭前十丈紫藤花。”
明人文徵明,诗书画三绝,爱紫藤如痴,佳词丽句之外,于苏州拙政园手植紫藤一株,于今已500余岁,仍岁岁铺翠,年年绽蕾。有此爱的,还有袁枚。袁在沭阳当知县时,“体恤民情,关心民生”,教民植树养蚕,发展经济,并在县衙大院亲植一株紫藤。73岁时他故地重游,见紫藤浓荫覆地,欣慰不已。
“庭前十丈紫藤花。”还是老舍的句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