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秀明
七月的太阳照在人身上火辣辣,没有一丝风,那些翘生生的枝叶耐不住烈日的炙烤,成片地耷拉下来。闷热的午后,我从家里的橱柜里翻出那把芭蕉扇,由于年代久了,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光泽,扇边上那圈包边也有些破烂,针脚处有好些已经断了线头,好在不妨碍使用,轻摇几下,一股清凉之风袭面而来。
小时候家在乡下,家里没有电风扇,更谈不上空调了。炎热的夏天,家中总会购置几把芭蕉扇,为了能延长芭蕉扇的使用寿命,不至于使芭蕉扇早早地开边,母亲总会在芭蕉扇的边上包裹起一圈花布,再用针线密密地缝好。一把芭蕉扇可以使用十来年,哪怕是破了、烂了也舍不得换新的,缝缝补补再用上几年。
乡下夏日的傍晚是热闹的,耐不住屋内的闷热,左邻右舍都会卸了门板,扛着大凳坐在门前的空地上纳凉,大人们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我们一帮小孩儿一个个仰躺在门板上,侧耳细听虫鸣啾啾,蛙声四起,偶尔有流星划过,会引来我们的一声声惊呼。母亲安静地坐在我们边上,轻摇着一把芭蕉扇,为我们送来阵阵清凉,不时用芭蕉扇在我们身上拍打几下,驱赶嗡嗡飞舞的蚊虫,不知不觉中我们进入了梦乡,也不知什么时候被大人们抱回了屋内。
“葵扇频挥手已麻,竹床偏热冷无些”,芭蕉扇,又名葵扇。小的时候,村里老人们多半时间会聚集在村头的银杏树下纳凉休闲,一人一把芭蕉扇,轻轻地摇着,笑着看我们一帮野小子趴在地上滚玻璃球,小丫头们跳皮筋,玩到兴处免不了会吵闹几句,老人们拿着芭蕉扇,在你身上拍一下,他身上拍一下,直拍到眼泪鼻涕的玩伴们嘻嘻哈哈,又玩起了游戏,老人们才笑盈盈地摇着芭蕉扇坐到一边。
芭蕉扇伴随着我的记忆渐行渐远,记得儿子出生是在九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家里虽然已经有了电风扇,但为了儿子,还是安装了一台空调。母亲却从不肯用电风扇和空调,说是小孩子的身子骨嫩着呢,吹了电风扇容易闹肚子,开空调容易着凉,小孩子要经常出点汗。母亲有事没事便常常坐在儿子的小床边,轻轻地摇着芭蕉扇,儿子也在这习习凉风里酣睡。
现如今,电风扇、空调已不再是稀罕之物,即便在乡下,也很难看到人们聚在屋外纳凉的场景了。每年的夏天,我还是喜欢翻出那把芭蕉扇,哪怕是轻摇几次,挥之不去的不仅是芭蕉扇送来的缕缕清凉,更多的是芭蕉扇里萦绕的那一份浓浓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