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在陕西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造奇迹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掠影

2023年09月15日

编者按

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三五”,在劳动竞赛中展现才智,在追赶超越中体现价值——陕西省“追赶超越”主题劳动竞赛6月6日在西咸新区西安交大科技创新港项目工地启动。这是省总工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个扎实”要求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全省工会组织团结动员广大职工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助力追赶超越的具体行动。选择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启动劳动竞赛,是因为它是教育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国家级项目,有着极高的定位:国家使命担当、服务陕西引擎、创新驱动平台、科研教学高地、智慧学镇示范。

7月13日,本报记者跟随省总工会“助力追赶超越”新闻采访团走进西安交通大学,对智慧学镇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今天本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创新港的建设风貌、讴歌劳动者的精神风采,敬请关注。

7月18日晚,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渭水南岸与新河三角洲交汇处灯光通明,近百个塔吊此起彼伏……

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是今年2月启动建设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智慧学镇(以下简称创新港)。这个预计明年年底建成的项目,依托于西安交通大学丰富的科研资源,建成后将成为陕西乃至中国西部的人才科研高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为贯彻国家创新驱动、一带一路倡议,落实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精神,应对大学对社会的引领性减弱、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不足等现实挑战,西安交大提出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按照“三个面向”要求,大力开展自主创新,全面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得到了中央、教育部和陕西省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2015年10月8日,教育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签约仪式。

建成承载“一带一路”实施的平台

2017年2月26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现场推进会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举行。省长胡和平宣布项目开工,省委副书记毛万春,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出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主持推进会。

张迈曾说:“西安交通大学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把创新港建成承载创新驱动的坚实平台,建成承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坚实平台。”

创新港是教育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国家级项目,是陕西省和西安交通大学落实“一带一路”、创新驱动及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它依托西安交通大学教育科研优势,是我省建设创新型省份、打造教育科技新优势、建设双一流大学、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项目。该项目建设用地约5055亩,建筑面积近400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超过200亿元。其中科研、教育板块项目占地约2100亩,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投资额约120亿元。整个项目建设周期从2015年到2020年,共6年时间。在新西宝高速路的南侧还规划了7.2平方公里的创新港拓展区,用来承接创新港产生的科研成果和孵化的企业。

创新港项目分为科研、教育、转孵化、综合服务四大板块,围绕理、工、医、社科四大方向,建设23个研究院,目前已吸引35个国家和地区的135所海内外高校加盟。吸引了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以及跨国公司等高度关注,美国3M公司、英国利物浦大学、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法国SKEMA商学院、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韩国LG集团等与西安交通大学洽谈了合作事宜,采取设立研发中心、开展联合办学、深化国际合作等方式积极参与创新港建设。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秘书处也将设立在创新港,共同为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人文交流、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在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选活动中,“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项目荣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

打造西部科技创新的新高地

“一个高地、一个亮点、一道风景、一张名片”,这是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给记者描绘的创新港愿景。他说,西安交大决心通过西部科技创新港这一崭新平台,引领中国西部乃至“一带一路”的创新发展。“将来的创新港会成为人才聚集的高地、科技创新的亮点、田园学镇的风景、自主创新的名片。”

创新港建设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按照“国家使命担当、服务陕西引擎、创新驱动平台、科研教学高地、智慧学镇示范”的定位,聚焦国家战略目标,瞄准能源革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信息技术、大数据、生态环保、生物医药、高端智库等八大领域作为主攻方向,设立基础、工程、生命医学、人文社科四大学科板块,根据当下及未来社会发展需求设立学科交叉、军民融合、资源共享的一批研究院和研究所(中心),着力加强与世界500强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优势科研院所的实质性合作,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速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企业难题解决,努力推动大学成为社会发展的引领者。

西安交大副校长、创新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执行主任张汉荣用“大平台、大项目、大装置”概括创新港。“从外型上看,它是一个学镇,里面是一个没有高耸围墙的功能区,是社会功能区域层次单元,研究学习氛围非常浓厚,但又不排斥对社会的开放性和服务性,它对任何人都是敞开胸怀拥抱欢迎的!”“这里是瞄准‘三个面向’、研究阵地密集的地方,也是海内外人才聚集的地方,更是跟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创新合作的地方,在这里,海内外人才聚集,才思泉涌,智慧的火花将遍布整个区域!”

选调优秀团队打造精品工程

2月26日上午,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在参加完陕建集团承建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现场推进会后,专程前往项目部实地调研。在项目部,王永康听取了陕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耀华关于集团基本情况的介绍,详细了解了创新港项目的规划、施工组织及工期进度等情况。

6月12日,王永康带队专程来到西安交通大学,调研西安交大建设发展,就市校合作、推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举行座谈会,现场办公解决问题。

陕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初,陕西建工集团在61家竞标企业的激烈角逐中,顺利中标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创新港科创基地项目,中标价达56.57亿元,成为集团有史以来中标价最高的总承包群体项目。创新港项目工程体量大,资源需求密集,施工现场塔吊、施工电梯等大型机械设备216台,施工高峰期劳动力达22000人以上。工期要求紧、质量安全标准高,48个单体工程、建筑面积153万平方米同园区规划道路、总体及绿化平行交叉施工,工期仅583天。

刘耀华表示,陕建集团将采取多项措施,全力以赴搞好工程项目建设。在项目建设中发扬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确保工程创优目标全面实现,把创新港建成西安西咸新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工会组织助力创新港建设

创新港项目开工以来,省总工会主席白阿莹、常务副主席张仲茜多次强调,工会组织在追赶超越中要发挥独特优势,通过开展劳动竞赛等多项活动,助力创新港建设。

6月6日,全省“追赶超越”主题劳动竞赛在西部科技创新港项目工地启动。省总工会主席白阿莹视察创新港项目工地,并为建设者送去慰问品。7月13日上午,省总工会“助力追赶超越”新闻采访团走进西安交通大学,采访挖掘该校“双创”新工作的经验做法,助推全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省总工会副巡视员、采访团团长卫高潮介绍说,在助力追赶超越中,各级工会和媒体肩负着重要责任。近年来,西安交大聚焦国家战略,深入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机遇,主动作为,谋划推进省部共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为共建教育合作平台、推进区域合作发展、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采访团走进西安交通大学,就是借助媒体力量把教育系统创新创业的丰富实践经验挖掘出来,推动全省形成追赶超越的思想共识、情感共识、行动共识。希望媒体记者多采访、多挖掘、多宣传,将西安交大在创业创新上的经验做法推广到全省各行各业。

7月18日,由省总工会、西安交大、陕西建工集团、省教育工会开展的“送清凉、送文化”活动走进创新港,为9000余名建设者送上组织的关怀,送上优秀的书画作品和精彩的文艺节目。

“希望项目建设者以高昂的斗志、坚韧的毅力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早日落成和实现我省‘追赶超越’作出更大的贡献。”省总工会女职委主任、省妇联兼职副主席李秀华在“送清凉、送文化”纳凉晚会上如是说。

本报记者 刘强 摄影报道

建设中的创新港

6月6日,省总工会主席白阿莹视察创新港项目工地

工作间隙的微笑

工地忙碌的身影

脚手架上的音符

烈日下的“力量”

塔吊林立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7/7/20170720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7-07/20/13898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