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工资条:寸纸之间学问多

2023年09月15日

近日,人民网发出一条“教你看懂工资条”的微博,图文并茂地说明了“工资条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扣除五险一金和个税,加班工资报酬的算法,以及工资条在劳动仲裁中的重要性。

小小工资条,本是职工应知应得的,却在互联网上掀起了“有没有收到过工资条”“是否收到过加班费”“工资扣钱是否知情”等话题的热烈讨论。

谁“动”了我的工资条?

工资条理应人人有之,然而事实上不尽人意。人民网微博一发出来,就引发了评论区的“吐槽大会”。

有的网友埋怨“老板根本不给发工资条,说这是机密”,或是公司直接要求人事部门不准发放工资条;有的网友所在单位,允许职工自行去人事部门查看工资条,但是只许看,不准打印;甚至还有的网友称“工作十几年,从未见过工资条”……不主动发放工资条、拖欠发放工资条或根本不发放工资条等现象屡见不鲜。

用人单位到底应不应该为职工提供工资条?有关规定对此作出明确的约束——《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中规定,“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因此,获取工资条是职工的权利。

工资条的“洪荒之力”

有很多人因为拿不到工资条而不满,但也有一部分网友认为工资条“就是一张纸条”,对是否发工资条持无所谓的态度,还有的人觉得“世界上最没用的东西就是工资条”。

实际上,工资条的作用不容小觑,每个月的工资条,都应妥善保管。作为工资的凭证,工资条是企业发给职工每月工资的明细,职工能够从中清楚了解自己的收入情况,同时也能对企业是否按时发放工资,是否在工资中扣除职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及个人所得税等方面进行监督。

很多网友埋怨“工资条上的扣费项目不合理”“加班的时间快和上班时间一样多了,却没有加班费”“缺少补贴项目”等问题,那么工资条就派上用场了,因为一旦发生纠纷,工资条可以作为职工的收入明细证明。申请劳动仲裁的时候,工资条既是申请的必备材料,也是仲裁的重要证据。

看懂工资条是一门“技术活”有网友自嘲“从来没看懂工资条,我的工资就是个谜”。其实,工资条包含多项重要信息,看懂工资条也是一门“技术活”。那么工资条应该怎么看呢?总结起来就是“四看”。

第一,看发放时间。工资是否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时间发放。

第二,看工资总额和分项是否正确。即单位是否按劳动合同签订的数额足值发放。每个月工资到手后,要清楚这个月的基本工资、奖金、绩效和扣款等情况与工资条上显示的是否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不可以用实物代替工资,而且也不得随意调整约定好的分项工资。

第三,看个税。现行的税收起征点为3500元,单位是否按照国家规定的方式代扣个税。

第四,看五险一金。五险一金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需要确定这五项费用是否已经从工资中扣除,是否已进到自己的个人账户,职工可向单位所在地的社会保障部门和公积金管理中心查询。 □程雪

上篇:用人单位可以限定产前检查次数吗
下篇:临渭区办理渭南市首例城镇医保异地就医跨省结算业务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7/7/20170725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7-07/25/13908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