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是党的96周年华诞。对蒲白矿业公司建庄矿业来说,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一个值得所有建庄人骄傲的日子,这一天,是该公司实现安全生产七周年的大喜日子。
七年的砥砺前行,建庄已步入崭新的发展阶段,以“2.0版”的姿态屹立于南川之颠。
得益于特色安全文化模式
近年来,建庄矿业以精细化管理为载体,把精细管理作为安全文化的精髓,推行“精细管理、精准确认、精确操作、精益经营、精美环境”的五精管理,培育出独具特色的“人、环、零”安全文化新模式,即:人的零违章+环境的零隐患=安全零事故,主抓人的安全行为治理和现场安全隐患排查,着力创建本质安全型作业环境。
本着以人为本、珍惜生命的安全核心理念,从不间断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规范安全行为、岗位操作技能培训。从提升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和方法入手,每月进行“卓越团队”考核评比,授流动红、黄旗,并对前两名进行奖励,最后两名进行罚款,同时对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排名,考核成绩与工资直接挂钩。定期开展员工大讲堂、安全咨询日、事故案例学习、安全知识竞赛、现身说法进基层等活动,有效提高了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在面临煤炭市场跌宕起伏不定、安全形势不乐观的情况下,由党政“一把手”牵头,到区队讲形势、讲安全,带队入现场查隐患、治“三违”,开展“零点行动”,将管理延伸与安全质量标准化、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及“一通三防”、“顶板管理”、“地测防治水”“机电运输”专项治理活动相结合,辐射到安全管理的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向日常化、班组化及岗位化延伸和推进。推行煤矿岗位作业过程控制,严格作业流程管理,加强巷道、顶板、通风、机电、运输等现场的安全防范,从规范人员操作入手、优化生产环节和生产工序做起,采取设备包保制,强化设备日常维护保养,使设备完好率达到99%以上,实现作业环境的零隐患,达到人机和谐、物环统一。
仅近两年,该公司就开展各类安全培训5160人次,岗位描述通过率达到90%以上,举行各类应急演练5次,编制煤矿各工种岗位标准作业流程500余项。自建矿以来,公司安全生产持续保持了零目标。
得益于科技创新制胜“法宝”
调度信息中心一直是建庄人引以为豪的参观场地,只要是来建庄都有机会了解监控监测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等信息化建设与安全生产的有机结合。连国家煤监局的专家领导都表示希望此项信息管理技术能够得到更多煤矿单位的推广和应用,从而减少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该公司自试生产以来,始终坚持“生产集中化、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环境优美化”,矿井高度集中化生产,打造数字化矿井。先后完成了矿井自动化、安全监测、调度通信等32个子系统,形成了信息管理层、生产设备层、管控操作层三个网络平台;建成了井下、地面两个千兆级工业环网,建立了无纸化办公平台、财务管理、煤炭销售、物资供应为主的经营管理平台以及综合自动化工业三个平台,其中综合自动化工业平台包含15个自动化子系统,实现了皮带运输、井下排水、供电等系统的远程控制和锅炉检测系统、选煤厂监测系统、安全监测系统的远程监测。目前35kv变电所、二盘区水泵房、压风机房实现了无人值守,矿井供电系统、排水系统具备了无人值守条件。人、机、环境数据的采集及融合形成了智能专家库,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结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管控一体化”、“经营决策智能化”、“生产过程可视化”、“办公信息化”的安全高效的智能化矿井。
在科技创新驱动下,一批批创新个人和班组先后完成科技攻关项目17项,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小改小革等创新项目138项,在国家级、省级等各种科技杂志上发表论文20篇,成功取得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其中,《自燃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自燃预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荣获陕煤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人员综合管理系统》《安全生产成本管理平台》《隐患APP管理系统》等,使矿井综合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质的提升。
随着产能的提升,建庄矿业实现了1.0版到2.0版的新跃升。在煤炭行业普遍遭遇低谷的困难时期,建庄矿业凭着科学化的管理和信息化的支撑,始终保持盈利,做到稳步发展。如今他们以“安全、精细、高效、创新、合作、共享”作为六大支撑,对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做到生命安全,还要做到系统安全和环保安全。特别是今年以来,该公司提出更为严苛的“制度零缺陷、人员零违章、设备零事故、环境零隐患”的安全目标,真正达到本质型安全矿井。
(范芳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