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筑梦量行”——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热泪盈眶

2023年09月18日

今年暑期是中国计量大学机电学院大一新生许成浩、朱松、李晨毓迈入大学校门的第一个暑假。往年这个时候,这三位19岁的小伙子和其他大多数同龄孩子一样,与初高中同学聚会,四处游玩放松心情,“波澜不惊”地度过一个暑假。而今年,他们却和同校的同学一起出发,成为帮助贫困儿童的“筑梦量行”团队中的一员,开始了别样的大学暑假社会实践之旅。

“在每年开学季,学校都有上一届学生的暑期实践活动的评比展示。刚开学时,我看到有个小组去陕西宁强参加社会实践的事迹,非常感动和敬佩。所以,在下半学期一开始我就联系到‘筑梦量行’活动上届的队长了解相关情况,并组织了这期共21人的实践队伍。尽管家里反对,但他们还是拗不过我。”队长许成浩如是说。

今年,团队分成了3个小分队,共走访15个孩子。“虽然我们送给孩子的礼物不是很贵重,但这是我们的心意。被资助的孩子大多是班里的第一名,有的甚至是全镇第一,学习成绩如此优异的他们,却都有一个共同点——家境贫寒。如果我们的帮助能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最终能走出大山,这就是我们最欣慰的,即使我们遇到再多的困难也能克服。”

这个小队首先要走访的是位于胡家坝镇青明山村的张莹莹。虽然山路曲折,但是很幸运的是得到了宁强县当地爱心义工和莹莹所在学校铁锁关镇坪溪河小学的帮助,几个队员拎着衣物和一些给孩子的小礼物上山了。

“我们特别幸运,有一个当地的老师和我们在一起,其实他们比我们辛苦很多,整个学校只有四五个正式老师,有两百多名学生。我们只是走访这一趟,而这些老师和孩子们却要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里。所以我们特别希望,有一天,再没有这样的可怜孩子。”此时,眼前这个小伙子因长时间在山路上行走早已气喘吁吁了,鞋子也因雨天湿透。

经过几个小时的山路,队员们终于来到了小莹莹的家。她家住在半山腰上,她住在最里边一间,屋里简陋得只有一张一坐上去就吱呀作响的床,一个掉漆的衣柜。屋里很暗,照明只靠床头一个昏黄的灯泡。墙壁是裸露的砖头,洗好的衣服没有衣架就挂在墙上等风干。平时爷爷奶奶种地,家里的生活主要靠爸爸妈妈在外打工,每年年底才能打钱回来,可不幸的是,爸爸在今年被查出了肺部肿瘤晚期,家里这个唯一的顶梁柱倒下了,这个原本就很困难的家庭每个月还要为其支付4800元的医药费。

莹莹父亲说,小莹莹这次考试全镇第一,满分300,她总分考了297,大儿子今年高考也超出了一本线八九十分,但他实在支付不起了。说到这里,这个40多岁的大男人眼泪不禁流了下来:“我苦谁,也不能苦了这两个孩子啊,都怪我得了这种病。”听到这里,队员们特别难过,几个女同学都哭了。临走前,他们每人给这个要强的家庭留下了一百元,塞在了捐赠的衣物里,并且承诺一定会帮助他们,和他们讲可以申请助学贷款,鼓励他们不要放弃。

李晨毓队走访的卢艳婷一家,因为穷,屋外没有粉刷,常年的潮湿和朽化让木屋呈现出一种颤颤巍巍的黑绿色。大约二十平米的木屋里除了灶台只有一张小桌子、几个小凳子和一个吊在屋顶的白炽灯泡,昏黄的灯光让中午一点多的屋子里恍如深夜一般。卢爷爷待一行人坐定之后,谈起了孩子和家庭的具体情况,流露出无奈和辛酸。多年之前,卢妈妈就因意外不在了,卢爸爸为了养活全家南下打工,一年最多只能春节回来一次,辛劳所得只能勉强糊口。家里剩下卢爷爷卢奶奶和小艳婷,平时爷爷奶奶在屋后种些玉米和银杏树,小艳婷一个人上下学、自己照顾自己,还要帮奶奶做饭。

眼前的情景让年轻的队员们感触很深。朱松同学说,他们走访的孩子情况都比较相似,基本都是父母在外打工,孩子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这些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爱,童年不完整。“看到这些孩子的状况,我的心里很沉重。但是因为自己是学生,也没太大的经济能力,只能给孩子带一些衣服和学习用品。但是带给他们的爱心和温暖,将会激励他们好好学习、长大成才。”

今年走访结束以后,该团队计划在开学前组织义卖活动,为孩子们募捐,尽最大努力去帮助这些孩子,同时尽力争取为学校联系一些愿意来支教的老师,让这里的孩子们能享受到和城市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 (宋嘉恺)

上篇: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超75亿元
下篇:笔者手记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7/8/20170811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7-08/11/17319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