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陕建:在转型升级中迈上新台阶

2023年09月18日

□本报记者 王何军

5年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放缓,投资减少,房地产市场严重萎缩,建筑施工企业迎来了发展的“寒冬”,一些企业甚至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倒闭关门。

然而,陕西建工集团(以下简称陕建)却经受住了考验。陕建积极主动与陕西各市(区县)政府、重点开发区管委会、省属国企、驻陕央企、金融机构、大型民企以及省外和国外政府机构进行对接,形成了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局面,共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超过140份,促成项目合同签约额超过650亿元。

“主动出击”是近年来陕建大力实施“优主体、展两翼、强动力”发展战略的一个缩影。如今,来自陕建的建筑人,在世界各地筑起一座座楼宇,闯出了陕建(华山)品牌,也让自己逐步迈向建筑界新水平。

5年来,陕建建筑施工主体显著优化,工业和投资两翼奋力伸展,深化改革使企业发展动力不断强大,其经营发展不仅没有受到冲击,反而继续保持了逆势强劲增长的好势头。

仅2016年一年,陕建营业收入就达76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0.45亿元。在中国建筑业竞争力200强和中国承包商80强榜单上,陕建分别跃升至第5位。“十二五”期间,陕建累计完成营业收入2485.93亿,比“十一五”增长245.3%;利税总额累计103.86亿元,比“十一五”增长267.7%。

过去的几年里,陕建不仅大幅提高了经营规模与盈利能力、丰富了人才资源、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后劲,还在内部改革、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以陕建结构调整促升级为例,陕建市场实现从传统房建向地铁、公路、机场、水利、城市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领域拓展,预计“十三五”末,房建之外市场占比50%,市场领域更趋多元。

近年来,随着陕建(西咸新区)建筑产业基地、(延安)新型材料工业园、(韩城)中国西部绿色建筑集成钢结构工业园、(铜川)新型材料工业园四大基地的建成投产,金牛锅炉集团搬迁新厂即将投产,陕建不断壮大发展新动能。大力推动产融合作,成立陕建国际融资租赁公司、陕西金建基金管理公司和PPP、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等基金,银行综合授信额度加基金投融能力超过1600亿元。采用PPP、EPC等模式承接西安交大创新港、CEC咸阳8.6代液晶面板、安康机场等一大批中省重点工程,陕建产业两翼日益丰满。

除此外,陕建大力实施“固阵地、向外扩、往下沉”和“省内市场再优化、省外市场属地化、国外市场高端化”的市场战略,以及“挖潜老客户、抓好省重点、盯住国字号”的经营方针,项目遍及31个省份和27个国家。按照“两扩、两优、两升、一兑现”的经营思路,大力推进和地方政府、央企、开发园区、高校、金融机构等强化战略合作,促成合同签约额超过1000亿元。大力推行资金集中统管、项目模拟股份制、劳务和材料集中采购、管理机构瘦身,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以及推进下属6户企业晋升为特级企业,构筑起6+2的特级资质体系(6个房建加2个市政)等大手笔,也让企业交出了亮丽的成绩单。

实际上,陕建在中国建筑建设领域早已占据了领先地位。国家专利367项、国家和省级工法466项、主(参)编国家行业规范标准90余项、“鲁班奖”工程53个、国家优质工程49个、18项获“中国建筑钢结构金奖”,2项获得“詹天佑奖”。其中,2016年,陕建获“鲁班奖”7项、国优奖7项,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近年来,陕建连续获得中国施工行业十大优秀品牌、全国建筑业质量管理诚信企业、全国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最值得向非洲推荐的100家中国企业……这都是陕建“优主体、展两翼、强动力”发展战略的成果。

“陕建之所以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就是准确地抓住了每一个阶段的发展机遇,始终砥砺前行。”陕建董事长、党委书记刘耀华说。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7/8/20170811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7-08/11/17320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