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六)精准打出助推脱贫攻坚“组合拳”,让更多困难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
一各级工会把助推农村脱贫攻坚任务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建立联村扶贫点184个,选派扶贫干部1441人,省总本级预算170万元用于定向扶贫。
——制定工会技术扶贫活动实施方案,由技术专家、种养殖带头人、专业合作社中的劳模和高技能人才,组成技术扶贫服务队,开展产业指导和技术扶贫活动。
——全省工会实施产业扶贫486项,组织医疗扶贫53次,开展教育扶贫和创业扶贫,组织“放飞梦想·励志成才”山区少年夏令营,共帮扶22437人。
——帮助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为4.6万名困难职工建立帮扶档案,“双节”期间筹集资金1.4亿多元,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农民工21万多人次。
——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组织专场招聘会140次,提供免费就业服务14.9万多人次。职工互助保障参保职工30.87万人次,赔付资金1844万元,受益职工18225人次。
——落实“农民工阳光就业”实施方案,培训农民工5万余人,帮助3.4万名农民工实现稳定就业。组建34支大学生服务队开展农民工法治宣传行动。
——各级工会筹措资金1.25亿元为户外劳动者送清凉,促进暑期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权益的实现。其中,省总工会本级送清凉资金增长55%。安排300万元在西安、咸阳试点推动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
(七)加大基层基础建设力度,强化工会服务保障能力。
——新建工会组织2980家,完成全年任务的83%,发展会员20.9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5%(其中农民工入会12.6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4%)。
——发挥资金撬动效应,推动政府预算投资十多亿元重点建设市级工人文化宫,榆林、商洛基本竣工,铜川、杨凌、韩城开工建设,工会阵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加强地税代收工作,工会经费稳步增长,省总工会本级经费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14.5%,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加大经费对下支持倾斜力度,专项编列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经费,专款专用,破解基层工会无钱办事难题。
——构建工会内审、国家审计、社会审计、职工会员监督相结合的经审监督体系,实现工会经费审计全覆盖。省总经审办已完成年度审计计划的70%。
下半年主要工作任务
(一)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会工作的重大政治任务,始终做到坚决拥护、衷心爱戴、高度一致。
——通过组织专题宣讲、研讨、报告会等形式,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深刻把握讲话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基本要求,不断增强维护核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利用工会报刊、网站、院校、文化宫俱乐部等宣传阵地,充分发挥“两微一端”等新媒体作用,精心组织主题宣传教育和文化活动,加强对“7·26”讲话精神的阐释解读,展示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巨变,展示陕西追赶超越发展的生动实践,营造团结奋进的舆论氛围。
(二)牢牢把握根本遵循和“五新”战略任务,组织动员全省职工为加快富民强省建功立业。
1.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助力培育新动能。
——抓住我省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增长的机遇,在能源化工、汽车电子、移民搬迁、交通水利、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等重大建设项目中,深入开展追赶超越主题劳动竞赛,全力保障重大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对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及时授予五一劳动奖状、奖章等荣誉。
——深入推进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积极创建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推进职工创客空间、创新型班组建设,组织职工积极参与技术攻关和技术改造,广泛开展“五小”活动,助力我省重点技改项目、大中型国有企业“双创”项目和军民、央地、部省融合创新项目。
2.积极支持参与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助力构筑新高地。
——加强职工思想引领,教育引导职工在国有企业改革、户籍制度改革、重点行业改革中识大体顾大局,正确认识和看待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关系调整,主动支持参与改革。
——动员职工积极投身“一带一路”核心区、高水平自贸试验区、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区、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区域特色发展引领区建设,全方位展示职工作为和风采。
——在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过程中,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职工的意见建议,推动政府不断提高服务效能,并主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提高工会服务水平。
3.加快建设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助力激发新活力。
——贯彻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按照政治保证、制度落实、素质提高、权益维护的总体思路,努力造就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以推进人才强省战略为契机,推进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提质扩面,培育选树更多“三秦工匠”、“大国工匠”,让广大职工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深入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帮助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提高专业技能和胜任岗位能力,推动农民工稳定就业、高质量就业。
4.自觉把工会帮扶工作融入全省脱贫攻坚大局,助力共建新生活。
——按照省委要求,各级工会年底前拿出50%以上的精力助推脱贫攻坚,广泛开展劳模扶贫、产业扶贫、技术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互助扶贫等活动,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合力。
——发挥国有大型企业工会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开展助推脱贫攻坚主题竞赛活动,促进产业对接和项目落地,推动企业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双赢”。
——重视民营企业工会在“千企带千村”助推脱贫攻坚活动中的“穿针引线”作用,激发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困难群众摆脱贫困。
5.加强职工职业道德和先进文化建设,助力彰显新形象。
——广泛宣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爱国守信、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的优秀品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企业、进校园、进家庭。
——发挥职工身边优秀人物示范带动作用,继续选树宣传各行业先进典型人物。组织“三秦最美乡村教师”巡回宣讲,推动“三秦最美”系列宣讲活动向纵深发展。
——深入开展创建“雷锋式班组”,争当“雷锋式职工”活动,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深化职工读书活动,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继续办好职工文化艺术节,命名表彰一批“陕西省五一文化奖”、“陕西职工艺术家”、“陕西职工艺术创作基地”。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为落实“五新”战略任务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组织保障。
——以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化工会党建。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及时把党内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经验和制度,强化执行,强化监督,引导党员自觉学习,自觉用党章党规规范言行举止,自觉做到“四讲四有”、“四个合格”。
——以推进工会改革向基层延伸增强工会活力。指导督促各市县(区)尽快制定工会改革方案,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阶段性改革任务。加快工会企事业改革步伐,有效发挥公益性服务功能。
——以落实“三项机制”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建立制度体系、完善实施细则、制定配套措施,提高执行操作性,充分发挥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的指挥棒作用。
——以严明的纪律维护良好政治生态。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都必须严格执行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廉洁纪律,倍加珍惜、坚决维护工会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不传谣、不信谣、不动摇。严明廉洁纪律,用反面教材和身边人身边事深入开展警示教育,积极支持配合纪检部门查处违纪违法问题,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丝毫不放松、丝毫不含糊,严防“四风”问题变异反弹,确保每项活动、每笔开支、每件事情都合规合法,经得起监督检查,确保干部清正廉洁、队伍风清气正。
“时代楷模”徐立平
职工艺术节合唱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