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为早日实现军工梦凝神聚力

——西安航天发动机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之路

2023年09月18日

“作为一线职工,我会发挥好自己劳模的作用,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工作,带动大家一起进步,为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一名一线职工应有的贡献。”这是陕西省劳动模范、西安航天发动机厂35车间职工张占军对于该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一点体会。

张占军1981年进厂,一直在一线工作,2002年他被评为省劳模。作为劳模,他在日常工作中,用自己实际行动影响周围同事,带动大家积极工作。

张占军坦言,现在工厂发展速度快,年轻职工多,自己在工作中获得的经验、技能,都会传授给大家,带动周围青年职工不断进步,在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名师带徒活动要求他每两年带一个徒弟,这么多年下来他已经带了十几个徒弟。如今,张占军的好几个徒弟在车间也都是顶梁柱。

今年31岁的何小虎2010年入厂,如今他已经成长为厂里的一名技术骨干,去年他因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还被厂技术协会聘请为讲师团成员。在厂技协的26名讲师中,全部是来自一线的工人。如今,在各个车间,都活跃着像何小虎这样的年轻技术骨干,甚至一些90后也成了车间的技术大拿。

记者了解到,该厂近年来把技能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在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职工素质上进行了有益探索。特别是针对近年来青工比例增大,技术工人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的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选拔、培训、使用、评价、激励、保障等环节入手,建立并逐步完善技能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取得了显著效果。

他们通过构建多层次的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立了一套全面的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在深入分析技术工人的数量、现状、岗位分布、素质特征等基础上,对青年技术工人进行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同时发挥职工技协“培养技能骨干,形成人才梯次。促进技术交流,形成攻关核心”的作用,突出对各层次优秀技能工人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培训。采取“名师带徒”授艺、“技术顾问”解惑、“绝招绝技”传承,内培外训互补、强化提高、针对性辅导等措施,使技能工人迅速成长。所有基层单位都制定了培训制度,通过集中讲授、分别培训,实现对技能人员培训全覆盖、多层次。仅2016年,组织各类技能人才培训6600多人次。

“每天早上和大家讨论下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大家谈一下生产中的体会,彼此促进,相互提高很快。”这是7月19日上午,在该厂全国劳模杨峰所在的车间,刚刚召开完晨会的全国技能大师杨峰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杨峰告诉记者,作为技协讲师,这四年带队参加技术比武都获得了团体一等奖。目前,杨峰技能大师工作室有成员35人。杨峰称,作为班组长,必须不断凝聚人心合力,汇聚智慧力量,向团结要速度,向团结要效率。在杨峰的传帮带下,班组参加陕西省总工会等部委举办的科技节技能展示活动,夺得钳工组擂台赛“擂主”。

近年来,该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技术工人占职工总数的61%。高级工及以上人员占技术工人的56.12%。形成了较为合理的技能人才等级梯队。先后有53人获得全国、中央企业、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集团公司和全国青年岗位技术能手,陕西省首席技师,“省技术状元”等荣誉称号。

为了使骨干人才在生产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绝招绝技和优秀职业精神得以传承,加快青年技能人才培养,保障航天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核心零件与关键工序加工后继有人,该厂建立了完善的名师带徒与技艺经验传承机制。

记者从西安航天发动机厂获悉,他们将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要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为军工梦、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奉献西安航天发动机人的集体智慧。

□本报记者 兰增干

上篇:没有了
下篇:让职工健康成为“健康中国”的有力注脚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7-08/16/17333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