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冲刺陕西省重点项目——延长集团延安能源化工项目“7·30”节点目标建设现场,有一支承担主管线高压蒸汽管道P22材质焊接的特殊群体——陕西延长化建西宇公司特材焊接施工队,他们在队长的带领下已默默奋战了120天。这个特殊群体的队长就是全国化工建设行业高级技能专家、陕西省首席技师汪小华。
从普通焊工到技能大师
1996年,汪小华进入化建公司成为一名电焊工。通过三年多的勤学苦练,他熟练掌握了氩弧焊、下向焊和半自动焊等多种焊接方法,成为公司为数不多的焊接能手。学到手艺后,他积极承担公司急难险重焊接任务,同时珍惜锻炼机会,代表公司参加陕西省化工行业及全国焊接技术比武。
2005年,他代表公司参加陕西省职工技能大赛获得焊工组第三名,荣获“陕西省技术能手”称号,并晋升为“焊工技师”。2006年,他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第二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焊工类比赛,获得“优秀选手奖”,被陕西省总工会、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五单位授予“陕西省技术能手”称号,晋升为“焊工高级技师”。2015年,他受公司委托,参与了第十二届全国工程建设系统职工技能大赛焊工培训工作。经过为期3个月的严格培训,参赛选手取得了团体第六名和个人全部铜牌的好成绩。
勇于挑重担攻难关
2013年,因工作需要,汪小华走向公司焊接培训指导老师岗位,参与了新材料、新工艺的试焊、培训、鉴定工作。当年,公司首次承担了榆能化项目1.6公里长的ASME/SA335-P91新型材质主蒸汽管道焊接工作。如果采用传统的单道焊接,接头易脆化产生微裂纹,影响施工质量。他接到此项焊接工艺开发任务后,针对材质特性,采取改善前层焊缝、热影响区域分子结构方法,对管道焊前预热、焊接中多层多道焊、焊后对焊缝进行热处理,经过四个多月的反复试焊,一次焊接合格率达到98%以上,达到预期效果。同年,公司委派汪小华前往靖边能源化工DCC装置进行裂解炉炉管焊接攻关。该炉管材质为铸造镍,焊接过程易产生微裂纹及气孔,工艺参数要求高,若聘请外援焊接,每道焊口费用高达20000元。到现场后,面对难啃的“硬骨头”,他认真研究,采取小电流、多层多道焊、逐层探伤无焊接缺陷后进行下道工序的方法,经过一个星期的反复试焊,焊缝一次探伤合格率达100%,随后带领焊工在合同工期内圆满完成焊接任务。
技术创新永不止步
2015年,因工程建设需要,汪小华参与了《LNG中薄板不锈钢储罐双面同步氩弧焊工艺研发》。该工艺研发成功后,降低了焊接变形,减少了焊接缺陷,提高了生产效率。
2016年初,汪小华担负了华亭煤业25CrM。4高压煤浆泵缸体缺陷返修任务。针对构件厚度大、材料热应力大、焊接过程易产生二次裂纹、坡口宽的问题,他采用挖补方式和双V型组合坡口进行修补,严格控制预热、后热温度,并连续施焊,有效减小了熔敷金属填充厚度收缩不均匀的情况,修补后运行良好。
21年来,汪小华先后开发了STT根焊全位置自动焊焊接技术等多项焊接工艺开发工作,用高超技艺攻克了一道道难关。由于贡献突出,2007年杨凌示范区授予他“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14年陕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授予他“陕西省首席技师”荣誉称号。2015年获得国家职业技能竞赛“焊工裁判员”资格。2016年被评为第四批全国化工建设行业高级技能专家。
□通讯员 陈练斌 肖元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