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我不想当上班“卒”

这份新职业手册,请您收好了

2023年09月18日

家里太乱了,请一个人帮你“断舍离”;晚上跑个步,还有人专门陪着指导;出门找不到共享单车,几天后会有人过来投放……有没有想过,这些日益熟悉的场景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新工作机会?

风起云涌的新经济,让“工作”的定义变得更加丰富和精彩。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开启了不一样的职业生涯。在彰显个性的同时,也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活力。

新经济“魔术”:从360行到3600行

共享单车运维员、共享办公管家、信用管理师、量化交易员、时尚博主、家庭收纳师、食物造型师、陪跑师、基因检测师、无人机培训师……新职业“脑洞”大开的程度,超出想象。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新经济,是孕育这些新职业的沃土。

毫无疑问,由“新经济”催生的“新职业”,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不断更新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显示,就业岗位正从原来的360行,向新的3600行迈进。越来越多的人在放飞个性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新的价值。

新职业五大法则:看看你占了几条

正因为与新经济同频共振,看上去缤纷多彩的新职业,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

【互联网基因】共享经济造就了共享单车运维员、共享办公管家、共享房屋房东,平台经济带来了专车司机、快递员、外卖员。时下最热门的创业领域,大都有互联网的基因。随着互联网变成像水电煤一样的基础设施,向着制造业和农业深度拓展,带有互联网基因的新工种,还将不断涌现。

【细分再细分】一份食物,光有营养不行,还得好吃。光好吃不行,还得好看。于是,食物造型师华丽诞生了。不得不说,消费者日益升级的需求,在很多看似不起眼的细分领域,造就了一个个新职业。由于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任何一项小小的需求,都可能蕴含着无穷的潜力。

【“无人”背后的人】无人驾驶、无人超市、无人机送货……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让“无人”的概念变得炙手可热,也让很多人担心自己变为“无用”的阶层。“未来十年50%的工作将消失”之类的说法,吓到了很多脆弱的心灵。

其实,再发达的人工智能,再多的“无人”技术,其背后还是有人在研究、操控。只不过,他们的工作由台前变成了幕后。

【爱好即工作】好几年前,老人会说:“幽默不能当饭吃”,也没有人把“爱讲笑话”当成一份工作。而今,“段子手”实实在在出现了。好几年前,喜欢二次元文化、擅长做弹幕视频只是一项消遣。而今,“UP主”的工作室已经在三次元的真实世界里完成商业变现。

【老手艺回春】人总有一些刚需,比如吃饭,从古代的庖丁到现代的厨师,职业的“马甲”在变,但追寻美味的内核没有变。共享单车火了,忙坏了制造车间和修车师傅。街边的裁缝少了,上门订做的老师傅却吃香了。一度被视为冷门的兽医专业毕业生,现在成了萌萌的宠物美容师……社会不会亏待有手艺的人。

新就业观念:白领蓝领界限模糊

过去,人们习惯性地按照工作环境的好坏和收入的高低,把职业分为金领、白领、蓝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些“领”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

“我一个月工资1.5万元,会为了2000元的礼品丢这个饭碗吗?”前几年,一个顺丰快递员在白领办公室“发飙”的段子在网络上四处流传。言语之间,满满的职业自豪感。按照传统观念,快递员是一个“蓝领”岗位,可飞速增长的社会需求和日益提高的技术含量,让快递员也站到了上市公司敲钟仪式的现场。

在采访中,笔者还接触到很多令人感慨的故事。28岁的韩艺恩曾是上海陆家嘴一家金融企业的法务。当她转行去做家庭收纳师的时候,妈妈哭了。因为在老一辈人看来,这是个“伺候人”的工作。可经过两年多的积累,韩艺恩在圈子里做出了名气。不仅上门服务,还收学员、开讲座,“钱景”颇为可观。越来越多的长辈,慢慢理解并认可她“不做法务做家务”的选择。 (何欣荣 周琳)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7/8/20170817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7-08/17/17337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